书在第13个字的诗句
书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版籍素多田赋错,干戈初息羽书闲。 -- 出自宋·杨亿·路学士知河中府
- 即日云屏应隔坐,不须东观待书成。 -- 出自宋·杨亿·次韵和太僕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
- 明诏许令过别墅,不忧郡阁简书催。 -- 出自宋·杨亿·丁集贤通判馀杭
- 茂异纷纶集汉庭,求贤诏在竹书青。 -- 出自宋·杨亿·金马
- 留连五鼓趋丹禁,健羡双旌拥书轮。 -- 出自宋·杨亿·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
- 忽忆虎邱飞梦到,更闻莲社寄书招。 -- 出自宋·杨亿·送僧归苏州
- 梅仙脱身东市卒,杜老落笔中书堂。 -- 出自宋·黄公度·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 寂寂闽山余旧隐,忆君时到读书堂。 -- 出自宋·刘子翚·有怀十首
-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 出自宋·刘子翚·绝句送巨山二首
- 赖有羲和鞭日毂,晓红常照读书窗。 -- 出自宋·刘子翚·寄题黄应亨东明斋二首
- 安石正多人望在,子公何用缄书立。 -- 出自宋·卢祖皋·满江红·拟问扁舟
- 一别成均十九秋,断肠千里致书邮。 -- 出自宋·王之道·秋日书怀
- 东西南北乃四裔,盛德可使车书同。 -- 出自宋·王之道·华亭风月堂避暑
- 窥牖数声禽度曲,过庭千字雁书空。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韵陈勉仲二首
- 师到西湖如得句,不妨频寄老书生。 -- 出自宋·王之道·送浮屠善慧
- 老懒谁能教子孙,静中犹喜读书声。 -- 出自宋·王之道·寄二儿
- 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 -- 出自宋·张元干·浣溪沙
- 七十衰翁谁信及,话言端欲广书绅。 -- 出自宋·张元干·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 云门道价倾缁白,一去如何经书尺。 -- 出自宋·张元干·次韵奉酬楞伽室老人歌寄怀云门佛日兼简乾元
- 千里寒云卷朔风,当轩月午雁书空。 -- 出自宋·刘著·闻雁
- 马头约法十二章,燕都新建尚书府。 -- 出自元·杨维桢·李公子行
- 桑阴既引武家郎,小崔更入中书堂。 -- 出自元·杨维桢·黥面奴
- 皇帝书征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 -- 出自元·杨维桢·不赴召有述
- 洛下闲居辞宦早,茂陵消渴著书多。 -- 出自明·何景明·病后
- 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 -- 出自明·王世贞·戚将军赠宝剑歌
- 节度从他学襄样,征南自古多书癖。 -- 出自明·王世贞·领郧阳命出朝口号
- 男儿有眼不如瞽,无端信书被书苦,秦火微茫隔荒楚。 -- 出自明·王叔承·君不见苕川席上戏赠晋陵朱说书
- 门外两株乌桕树,叮咛说向寄书人。 -- 出自明·谢榛·远别曲
- 昨夜窗前风月时,数竿疏影响书帏。 -- 出自明·徐渭·竹
- 他日归来亦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 出自明·张红桥·遗林子羽
- 玉箸双垂满颊红,关山何处寄书筒。 -- 出自明·张红桥·留别子羽七绝句
- 他日归来也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 出自明·张红桥·留别子羽七绝句
- 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 -- 出自唐·齐己·萤
- 四座共推操檄健,一家谁信买书贫。 -- 出自唐·齐己·寄荆幕孙郎中
- 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节下书。 -- 出自唐·王贞白·洗竹
- 不是野人嫌月色,免教风弄读书灯。 -- 出自唐·郭震·纸窗
- 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 出自唐·郭震·题龙华山
- 擬卜菟裘邻学所,龙香时爇御书龛。 -- 出自宋·陈尧佐·三城侍郎寄示留题延庆寺二韵诗二章顷岁予肄
- 收得一般潇洒物,龟形人送鹤书来。 -- 出自宋·程师孟·句
- 只有老僧偏爱惜,倩人图画作书屏。 -- 出自宋·刘敞·城南杂题
- 浓书大纸批圣语,鸣驺却入中书堂。 -- 出自宋·郑獬·读朝报
- 楚泽白茅最微陋,何缘亦在贡书间。 -- 出自宋·郑獬·正夫草卷已就余例亦奏牍今得绝笔
- 直道先难终易偶,近闻知已荐书全。 -- 出自宋·强至·依韵和赵晦夫书记将替写怀
- 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 -- 出自宋·强至·送大名府签幕吴都官几复移粹安肃
- 从事有才诗笔健,平时无警檄书闲。 -- 出自宋·强至·送同年周涛赴吉幕
- 只认夜深萤聚处,便应泉下读书人。 -- 出自宋·王齐愈·车武子宅
- 更把黄花寿彭祖,事出魏文帝书。 -- 出自宋·葛胜仲·南乡子·秋水莹精神
- 平生三尺古锦囊,掉头不爱尚书郎。 -- 出自宋·吴则礼·赠子发
- 眼边虽言有黄卷,绝知口不谈书传。 -- 出自宋·吴则礼·次子苍寄余清老韵
- 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吾老尚书郎。 -- 出自宋·吴则礼·刘明适屡欲子苍过其居小酌以诗招之
“书”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