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第8个字的诗句
九在第八个字的诗句
- 十围但见诸营柳,九曲难寻故国溪。 -- 出自宋·王安石·泛舟青溪入水门登高斋奉呈叔康
- 一水衣巾翦翠绡,九峰环佩刻青瑶。 -- 出自宋·王安石·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已十年以诗攀寄
- 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 -- 出自宋·王安石·六年
-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 出自唐·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①
- 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 -- 出自唐·张九龄·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 早晚阴成比梧竹,九霄还放彩雏来。 -- 出自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
- 剑沉三尺影,灯罢九枝然。 -- 出自唐·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 大孝三朝备,洪恩九族惇。 -- 出自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 八鸾锵锵渡银汉,九雏威凤鸣朝阳。 -- 出自唐·刘禹锡·伤秦姝行
- 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 -- 出自唐·刘禹锡·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凄然继
-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 出自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 步嫌双绶重,梦入九城偏。 -- 出自唐·刘禹锡·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 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 -- 出自唐·刘禹锡·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徼后
-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 -- 出自唐·刘禹锡·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 出自唐·刘禹锡·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 中使提刀出禁来,九衢车马轰如雷。 -- 出自唐·刘禹锡·城西行
- 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祗候老臣归。 -- 出自唐·刘禹锡·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 名传一纸榜,兴管九衢花。 -- 出自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 无将一抔土,欲塞九河流。 -- 出自宋·欧阳修·试笔
-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 出自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 山头婆娑弄明月,九域尘土悲人寰。 -- 出自宋·欧阳修·太白戏圣俞
-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 出自宋·欧阳修·答杨辟喜雨长句
- 谁言一身穷,自待九鼎重。 -- 出自宋·欧阳修·送焦千之秀才
- 坦坦万里疆,蚩蚩九州民。 -- 出自宋·欧阳修·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
- 我有龙团古苍璧,九龙泉深一百尺。 -- 出自宋·欧阳修·送龙茶与许道人
- 荡摇山川失维陬,九龙大战驱蛟◇。 -- 出自宋·欧阳修·葛氏鼎
- 楼台万瓦合,车马九衢通。 -- 出自宋·欧阳修·徽安门晓望
- 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 -- 出自宋·欧阳修·鹎鵊词
- 棠棣从来敦友爱,九原相望接松楸。 -- 出自宋·欧阳修·宋司空挽辞
- 暂别莫言易,一夕九回肠。 -- 出自宋·欧阳修·拟玉台体七首·别後
- 饥肠未惯饱甘脆,九虫寸白争为孽。 -- 出自宋·欧阳修·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
- 洗眼看君先一鸣,九万扶摇从此始。 -- 出自宋·秦观·记梦答刘全羔
- 何日同归去,重飞九转砂。 -- 出自宋·秦观·送陈太初道录
- 猗玕春深茂花竹,九疑日暮吟哀猱。 -- 出自宋·秦观·漫郎
-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 -- 出自唐·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东蛮
-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 出自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 遗风丽清韵,萧散九原松。 -- 出自唐·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
-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 出自唐·温庭筠·和友人伤歌姬
- 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 -- 出自唐·温庭筠·题李卫公诗二首
- 门外烟岚紫阁横,九衢风土更何情。 -- 出自宋·范仲淹·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 莫厌在阴犹寡和,九臯非晚见精神。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一·鹤
- 景命还将伯益传,九川功大若为迁。 -- 出自宋·范仲淹·咏史五首其三·夏后氏
-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九。 -- 出自宋·范仲淹·赠攀秀才
- 但得四门元凯至,九韶何必凤皇来。 -- 出自宋·范仲淹·咏史五首其二·有虞氏
- 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 -- 出自宋·晏殊·七夕
- 青阳三巳日,佳气九城中。 -- 出自宋·晏殊·奉和圣製上巳日
- 南国雕胡奉紫庭,九重楼阁瑞云生。 -- 出自宋·晏殊·元日词其三·御阁
- 十二紫关鱼籥启,九重晓阙绛烟凝。 -- 出自宋·晏殊·奉和圣製立春日
-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 出自唐·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 出自唐·李世民·赋得夏首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