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第8个字的诗句
九在第八个字的诗句
- 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 -- 出自唐·张说·道家四首奉敕撰
- 上世千金字,潜卧九重泉。 -- 出自唐·张说·过汉南城叹古坟
- 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开。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
- 传闻昔时大烹享,九牛合鼎羊豕随。 -- 出自宋·王令·梅花
- 手提三圣出,口压九师堙。 -- 出自宋·王令·上聱隅先生
- 地荡海水摇,钓引九鲸縻。 -- 出自宋·王令·道士王元之以诗为赠多见哀勉因以古诗为答
- 傍水人家无十室,九凭舟楫作生涯。 -- 出自元·李仕兴·抵楚门
- 烛龙未肯忙,一步九徘徊。 -- 出自宋·陈与义·夏日
- 十月北风催岁兰,九衢黄土污儒冠。 -- 出自宋·陈与义·十月
-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 -- 出自宋·陈与义·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 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 -- 出自宋·陈与义·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 芙蓉墙外垂垂发,九月凭栏未怯风。 -- 出自宋·陈与义·芙蓉
- 三径蓬蒿犹恨浅,九流宾客未嫌贫。 -- 出自宋·陈与义·徙舍蒙大成赐诗
-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 出自宋·陈与义·初识茶花
- 万里平生几蛇足,九州何路不羊肠。 -- 出自宋·陈与义·某用家弟韵赋绝句上浼清视芜词累句非敢以为
- 零陵併起扶颠手,九庙无归计莫疏。 -- 出自宋·陈与义·三月二十日闻德音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
- 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 -- 出自魏晋·张华·轻薄篇
- 石户栖十金坛谒九仙。 -- 出自南北·范云·答句曲陶先生诗
-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 出自唐·本寂·焰里寒冰结
- 万里相思在何处,九疑残雪白猿啼。 -- 出自唐·崔峒·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
- 内中知是黄河样,九曲今年彻底清。 -- 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 信穿花,从拂柳,向九陌追风。 -- 出自唐·毛文锡·接贤宾·香鞯镂襜五色骢
-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 -- 出自唐·苏味道·九江日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 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 出自唐·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 今年春到昆仑上,九折委蛇舞翠虯。 -- 出自宋·毛滂·春词
- 藜羹粟饭每称是,九天云腴讵应得。 -- 出自宋·毛滂·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
- 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 -- 出自宋·毛滂·再赋四十字
- 穆穆真为第几天,九龙扶辇下非烟。 -- 出自宋·毛滂·坤成节
- 楼迷五里雾,坛独九枝灯。 -- 出自宋·钱惟演·致斋太一宫
- 权临二陕重,官处九卿尊。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鲍少卿
- 预想前春游赏处,九龙池上百花明。 -- 出自宋·魏野·送紫微孙舍人赴镇长安
- 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 -- 出自宋·韩元吉·水调歌头·明月照多景
- 他年振儒学,犹慰九原悲。 -- 出自宋·韩元吉·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 宁无百人赎,遂作九原悲。 -- 出自宋·韩元吉·挽任谏议词二首
- 葬东骈百两,归卧九华根。 -- 出自宋·韩元吉·挽曾伯充大夫词二首
- 风卷千林夜雪晴,九华山下月微明。 -- 出自宋·韩元吉·夜宿青阳旅舍起观林端积雪半消疑山礬盛开
- 争荣仅锱铢,力欲九鼎扛。 -- 出自宋·韩元吉·李仲镇懒窠
- 一水奔腾崖覆雪,九峰罗立岫填云。 -- 出自宋·韩元吉·九华道中
- 君王神武欲筹边,九江更使何人守。 -- 出自宋·刘过·上谯江州
- 老子垂垂秋露下,九月空山天气寒。 -- 出自宋·刘过·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初秋
- 名号横空心万里,九皋声动九重天。 -- 出自宋·刘过·上益公十绝为寿·玄鹤
- 帝所森瑞寂不喧,九关虎豹守天门。 -- 出自宋·刘过·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漱玉
- 举酒对明月,高曳九霞裾。 -- 出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隆中三顾客
- 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 出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云海漾空阔
-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 出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湖海倦游客
- 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 -- 出自宋·张炎·一萼红·倚阑干
-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 出自明·吴承恩·一轮明月满乾坤
- 税地植桃花,十树九树死。 -- 出自明·袁宏道·拟古乐府(有序)
- 登山一长望,正遇九春初。 -- 出自唐·上官昭容·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 忆向郊坛望武皇,九军旗帐下南方。 -- 出自唐·鲍溶·忆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