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第3个字的诗句
九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仇池九十九,(仇池有九十九泉,予尝梦至,有诗。 -- 出自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 山城九月冒朝寒,讲武台南路屈盘。 -- 出自宋·苏轼·讲武台南有感?此诗为黄庭坚作?
- 汉廷九尺人,谁似老方朔。 -- 出自宋·苏轼·明日复以大鱼为馈重二十斤且求诗故复戏之
- 倒浸九天河影白,遥通百谷海声长。 -- 出自宋·苏轼·虎跑泉
- 下视九万里,浩浩皆积风。 -- 出自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
- 何时九江城,相对两渔父。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
- 云屯九河,雪立三江。 -- 出自宋·苏轼·和陶停云四首
- 算来九九无多日,唱着三三忆旧游。 -- 出自宋·苏轼·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
- 今岁九月,残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迟。 -- 出自宋·苏轼·江月五首(并引)
-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出自·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 出自·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 出自·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 清霜九月天,仿佛见滞穗。 -- 出自唐·杜甫·雨
-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 出自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 出自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 出自唐·杜甫·遣怀
-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 出自唐·杜甫·复愁十二首
-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 出自唐·杜甫·遣兴三首
-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 -- 出自唐·杜甫·壮游
- 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 出自唐·杜甫·徐卿二子歌
- 冥冥九疑葬,圣者骨亦朽。 -- 出自唐·杜甫·上水遣怀
-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 出自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
- 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万事到白发
-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头白齿牙缺
-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 出自宋·辛弃疾·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樨
- 君如九酝台黏盏。 -- 出自宋·辛弃疾·玉楼春 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出自唐·白居易·暮江吟
-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 澹滟九折池,萦回十馀里。 -- 出自唐·白居易·杂兴三首
- 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岳巅。 -- 出自唐·白居易·送毛仙翁 江州司马时作。
-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 出自唐·白居易·寄微之三首
- 帝与九龄虽吉梦,山呼万岁是虚声。 -- 出自唐·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 出自唐·白居易·寒食夜
- 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 -- 出自唐·白居易·王夫子
-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 -- 出自唐·白居易·挽歌词
-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 出自唐·白居易·寄行简
- 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 -- 出自唐·白居易·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自此后在苏州作
- 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 -- 出自唐·白居易·郡中即事
-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 出自唐·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 [裴年九十余,王八十余,予与梦得俱七十,合三百余岁,可谓希有之会也。 -- 出自唐·白居易·雪暮偶与梦得同致仕裴宾客王尚书饮
- 腊月九日暖寒客,卯时十分空腹杯。 -- 出自唐·白居易·蓝田刘明府携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
-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 出自唐·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 门严九重静,窗幽一室闲。 -- 出自唐·白居易·禁中
- 若不九重中掌事,即须千里外抛身。 -- 出自唐·白居易·岁暮寄微之三首
- ]河车九转宜精炼,火候三年在好看。 -- 出自唐·白居易·天坛峰下赠杜录事
-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 -- 出自唐·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
-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 出自唐·白居易·闻夜砧
- 夜上九潭谁是伴,云随飞盖月随杯。 -- 出自唐·白居易·宿龙潭寺
- 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 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