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第12个字的诗句
九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 出自唐·章碣·寄江东道友
- 虽近曲江居古寺,旧山终忆九华峰。 -- 出自唐·郑谷·题慈恩寺默公院
- 稼艳算无三月盛,残红更向九秋芳。 -- 出自宋·潘阆·维扬秋日牡丹因寄六合县尉郭承范
- 晓烟离菊嫩,宵露畹兰红,重九登高会,欢娱处处同。 -- 出自宋·杨亿·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诗
- 震泽析酲千树橘,华亭惊梦九臯禽。 -- 出自宋·杨亿·寄刘秀州
- 北斗城南太乙祠,羽人多著九霞衣。 -- 出自宋·杨亿·次韵和承旨侍郎宿斋太乙宫之什
- 乡国驰名几十春,鸣臯一旦九天闻。 -- 出自宋·杨亿·次韵和致仕李殿丞寅见寄之什因以纪赠
- 彩笔时批尺一诏,直庐深在九重天。 -- 出自宋·杨亿·省中当直书怀呈诸同舍
- 别墅已荒三径草,素衣犹化九衢尘。 -- 出自宋·杨亿·送张蜕秀才
- 再命便为千室宰,于飞又出九重城。 -- 出自宋·杨亿·送章頔寺丞之巴陵
- 云幕杯盘三省近,星郵章奏九门通。 -- 出自宋·杨亿·梁四谏议知凤翔府
- 毕万山河千里迥,亚夫钟鼓九天来,必鞬前队射雕手,载笔初筵倚马才。 -- 出自宋·杨亿·大名温尚书之任
- 陇右行收万里地,关中坐致九年储。 -- 出自宋·杨亿·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
- 云移碧海三山近,月破中天九陌开。 -- 出自宋·叶梦得·鹧鸪天·夹路行歌尽落梅
- 夜半蕊珠重命宴,鸣鞘声落九霄中。 -- 出自宋·张舜民·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 惟有角声吹不断,斜阳横起九峰楼。 -- 出自宋·张舜民·池州弄水亭
-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 -- 出自宋·张舜民·西征回途中二绝
- 医国未能三折臂,忧时空费九回肠。 -- 出自宋·黄公度·无题
- 忆昔联名唱行殿,一日声华九垓遍。 -- 出自宋·黄公度·送弟士季赴永春
- 水淫兮石齧,田碻磝兮一跬九折。 -- 出自宋·黄简·犁春操为谢耕道作
- 解将天上千年艳,换得人间九日黄。 -- 出自宋·康与之·鹧鸪天
- 道人只问丹砂井,隐客犹寻九节蒲。 -- 出自宋·康与之·鹤舒台
- 料想已成同水镜,任他胸次九疑山。 -- 出自宋·李吕·题游少张逸老轩
- 我已经营谢公屐,竚君好去九迁官。 -- 出自宋·李吕·次黄象之韵
- 常瞻南极画图中,寿相偏宜九节筇。 -- 出自宋·李吕·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
- 从此拱辰非厚夜,月明钟鼓九霄闻。 -- 出自宋·刘子翚·吴公路作功德院记成同居安入山书丹
- 意气胸中千里骏,文词笔下九光霞。 -- 出自宋·刘子翚·次彭资深韵
- 会须酌此同翱翔,或凌刚风九天上,或泛弱水三山傍。 -- 出自宋·刘子翚·寄茶与二刘
- 南高峰对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 -- 出自宋·汪元量·西湖旧梦
- 年年常是犯凝寒,换骨曾凭九转丹。 -- 出自宋·王之道·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 田均税敛千年利,福及疮痍九郡同。 -- 出自宋·王之道·送淮西转运判官李彦恢还朝
- 矍铄仪形千岁鹤,扶摇风力九霄鹏。 -- 出自宋·张元干·福帅生朝二首
-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 出自宋·张元干·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
- 活国未逢三折臂,忧时空转九回扬。 -- 出自宋·张元干·次韵送友人过山阴郡时夜别於舟中
- 千言自我一闻悟,十驾从渠九折艰。 -- 出自宋·赵彦端·昆山吕正之三男子连中神童科盖奇事也建康严
- 黄花红叶,输香泛滟,恰过重九。 -- 出自金·段克己·水龙吟 寿舍弟菊轩
- 南徼旌旗万里回,中天城阙九重开。 -- 出自元·傅若金·正月十七日丽正门观迎接口号
- 黄河西来如线走其下,齐州九点烟灭蒙。 -- 出自元·杨维桢·太山篇
- 宁为不雏,死作两孤,不愿八九子为秦乌。 -- 出自元·杨维桢·别鹄操
- 自言矮瓠不食酒,惟贮先天九宫数。 -- 出自元·杨维桢·洪州矮张歌
-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 出自元·杨维桢·箫杖歌
- 读书万卷愁无成,负此长身九尺如长城。 -- 出自元·杨维桢·赵公子舞剑歌
- 锦囊颖脱千年兔,斑管光摇九尾龟。 -- 出自元·杨维桢·回上张太尉(一云“谢赐玳瑁笔见征楚国公碑
- 我有干时书愿上,草茅望阙九天长。 -- 出自元·杨维桢·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
- 远使正持三楚节,旧游曾扣九江船。 -- 出自明·何景明·长安驿
-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 出自明·明无名氏·凤阳花鼓
- 计日楚才封事上,君王深见九边情。 -- 出自明·谢榛·送李给事元树奉使云中诸镇
- 谁兼将帅为天子,共喜文皇九叶玄。 -- 出自明·徐渭·驾归自阅群望于衢恭赋(三月三日)
- 百年未尽四千日,来岁还周九十春。 -- 出自明·杨基·七月三十日祖母初度时年八十九
- 张衡《四愁》吟断,宋玉《九辩》悲穷。 -- 出自明·杨慎·禺山传五岳山人任少海书札兼致问讯因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