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第12个字的诗句
九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能卷尘心三曲水,欲迷客眼九嶷山。 -- 出自宋·曾丰·陈君举饭余仓司之五峰阁移坐临檐口占举似
- 水土既调三极泰,文武毕备九区平。 -- 出自隋··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舒和
- 诸司人尽马蹄稀,紫帕云竿九钉归。 -- 出自唐·郑畋·下直早出
- 昼短莫吟千岁烛,年丰聊看九华灯。 -- 出自宋·胡铨·乙未元夕坐有用东坡上元韵二首
- 深计谩夸三窟固,游魂难返九原空。 -- 出自明·高启·过故将第
- 佛法晓敷三藏秘,帝恩春及九原深。 -- 出自明·高启·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
- 沅湘草木共憔悴,幽兰何足九畹滋。 -- 出自宋·晁说之·题鄜州牡丹
- 离别蹉跎岁月深,故人带未九环金。 -- 出自宋·晁说之·寄温倅江十四
- 桥头铺遍中秋月,楼上吹残九日花。 -- 出自宋·晁说之·送邢子强还洛
- 风射蛟冰千片断,气冲鱼钥九关开。 -- 出自唐·沈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 楚水芗溪生死地,英灵上诉九原知。 -- 出自宋·徐元杰·挽都大王郎中二首
- 但觉梦回深夜爽,不知身在九宵眠。 -- 出自宋·徐元杰·直宿禁中
- 历历口开天下事,直声元是九重知。 -- 出自宋·徐元杰·送畏斋何监簿添倅解替东归
- 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 -- 出自宋·刘克庄·沁园春·余少之时
- 忆昔春郊共踏青,十人中已九凋零。 -- 出自宋·刘克庄·忆昔
- 祝公相业追元佑,二虏来王九扈丰。 -- 出自宋·刘克庄·再和二首
-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 -- 出自宋·刘克庄·七十九吟十首
- 空空都没一行书,行行徒矜九尺躯。 -- 出自宋·刘克庄·书事二首
- 道是全人吾岂敢,温公才做九分人。 -- 出自宋·刘克庄·和吴警斋侍郎二首
- 辜负持螯把杯兴,暮年十日九清斋。 -- 出自宋·刘克庄·二月八日二首
- 偶赋东风御柳诗,流传误柬九重知。 -- 出自宋·刘克庄·和竹溪怀樗庵二首
- 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 -- 出自宋·刘克庄·上巳
- 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 -- 出自宋·刘克庄·真州北山
- 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 出自宋·刘克庄·辕固
- 全闽飞最一年馀,丹凤衔书九天至。 -- 出自宋·徐玑·寿曾漕
- 夏夜僧窗淡月笼,新凉绝类九秋中。 -- 出自宋·曾几·次招客见赠韵
- 拂烟披月羽毛新,千里初辞九陌尘。 -- 出自唐·赵嘏·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 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 -- 出自唐·赵嘏·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 知在禁闱人不见,好风飘下九天香。 -- 出自唐·赵嘏·访沈舍人不遇
- 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 -- 出自宋·谭用之·贻南康陈处士陶
- 尽把凡情丢却去,方能直上九重天。 -- 出自清·洪秀全·诫曾玉璟
- 君葺城楼望九峰,我能遍踏九芙蓉。 -- 出自宋·周必大·池阳四咏
- 秋花迎杖千丛丽,法曲传觞九奏长。 -- 出自宋·周必大·恭和御制幸秘书省诗二首
- 棋色应同三昧色,牡丹何似九秋丹。 -- 出自宋·周必大·顷创棋色之论邦衡深然之明日府中花会戏成二
- 当年给札踏金銮,重到依然九月寒。 -- 出自宋·周必大·绍兴庚辰九月二十三日与浙东权帅同年程龙图
- 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遍踏九华山。 -- 出自宋·周必大·送韩希道移漕江东
- 要令快草三千牍,故借泠然九万风。 -- 出自宋·周必大·刘韶美监丞以予发策玉堂小诗送笔墨云腹囊英
- 藉令十此如彭祖,亦是鸡窠九世人。 -- 出自宋·周必大·永丰监税黄思义写予真于大椿之下戏题
- 风将好梦到兰亭,惊觉虚檐九子铃。 -- 出自宋·洪咨夔·清明二绝
- 中有老仙扰白龙,藕花冠巾九节筇。 -- 出自宋·洪咨夔·罗浮高寿崔制置
- 多谢山人远祝延,寿杯仍是九龙泉。 -- 出自宋·蔡襄·公绰示及生日以九龙泉为寿依韵奉答
- 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 -- 出自唐·方干·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
-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 -- 出自唐·方干·贻曦上人
- 剔皮刺血诚何苦,为写灵山九会文。 -- 出自唐·贯休·赠写经僧楚云
- 感通未合三生石,骚雅欢擎九转金。 -- 出自唐·贯休·酬张相公见寄
- 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 出自唐·韩偓·安贫
- 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 -- 出自唐·李群玉·寄短书歌
- 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傍九衢尘。 -- 出自唐·罗邺·长安春夕旅怀
- 须存彭寿千年在,终见茅公九转成。 -- 出自唐·罗邺·献池州庾员外
- 欲驻如今未老形,万重山上九芝清。 -- 出自唐·施肩吾·送道友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