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第12个字的诗句
九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 -- 出自宋·杨万里·晓过皂口岭
- 紫玉盘盛碎紫绡,碎绡拥出九娇饶。 -- 出自宋·杨万里·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重台九心淡紫,进退格
- 怨笛哀筝总不如,一声声彻九天虚。 -- 出自宋·杨万里·出永丰县西石桥上闻子规二首
- 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 -- 出自宋·杨万里·辞栖真室盖晋僊人李八百故居之址,中有遗像
- 谁教爱雪却嫌寒,欢喜十分九烦恼。 -- 出自宋·杨万里·次主簿雪韵
- 楚岫苍寒五云外,赣江白写九天来。 -- 出自宋·杨万里·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
- 阊阖晴开映荡荡,安得仙人九节杖。 -- 出自宋·杨万里·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 出自宋·杨万里·七月十二日夜登清心阁醉吟
- 船过宣池月满空,乘云飞上九华峰。 -- 出自宋·杨万里·题李季章中书舍人石林堂
- 元戎解领三千骑,胜日来寻九节蒲。 -- 出自宋·杨万里·和巩釆若游蒲涧
- 芒鞋藤杖寻春风,天竺灵隐九里松。 -- 出自宋·杨万里·和丘宗卿赠长句之韵
- 早书实历还山考,便是中书九闰年。 -- 出自宋·杨万里·明发龙川二首
- 佛桑解吐四时艳,铁树还如九节蒲。 -- 出自宋·杨万里·壬寅岁朝发石塔寺
- 当家相傅一破砚,此外文字九千卷。 -- 出自宋·杨万里·题浏阳县柳仲明致政云居山书院
- 南风久别忽言还,又苦河流九曲湾。 -- 出自宋·杨万里·舟过凌歊台,望谢家青山
- 斑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九疑峰。 -- 出自唐·元稹·奉和窦容州
- 西江流水到江州,闻道分成九道流。 -- 出自唐·元稹·相忆泪
- 当年连璧气如蜺,人许跻攀九列齐。 -- 出自宋·范成大·奠唐少梁晋仲兄弟墓下
- 书随庚岭一枝寄,句挟韶江九奏成。 -- 出自宋·范成大·但能之提荆相别十年,自曲江远寄二诗,叙旧
- 祥开圣代千秋节,响动仙都九室天。 -- 出自宋·范成大·青城山会庆建福宫
- 我既为万顷之狎鸥,君勿作九皋之鸣鹤! -- 出自宋·范成大·送子文杂言
- 纤纤绿裹排金粟,何处能容九里香?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韵马少伊木犀
- 淡青山色深黄稻,恰似胥门九月天。 -- 出自宋·范成大·东门外观刈熟,民间租米船相衔入门,喜作二
- 张旗且喜三滩驶,叱驭曾惊九折艰。 -- 出自宋·范成大·江安道中
- 蓼矶枫渚故离宫,一曲清涟九里宫。 -- 出自宋·范成大·销夏湾
- 湿云垂野淡疏林,十日山行九日阴。 -- 出自宋·范成大·桐庐
- 潮声不平江风急,苍梧冥茫九山立。 -- 出自宋·范成大·神弦
- 羽蝶低昂万人醉,木山采错九城春。 -- 出自宋·周邦彦·元夕
- 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 -- 出自唐·张籍·送汀州源使君
- 扫退蜣蜋枕败墙,一朝何止九回肠。 -- 出自宋·文天祥·至扬州
- 只将千载苓为寿,更住人间九百春。 -- 出自宋·文天祥·庆罗氏祖母百岁
- 幸有山阴深密处,他年炼就九还丹。 -- 出自宋·文天祥·借道冠有赋
- 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 -- 出自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 出自宋·叶绍翁·送冯济川归蜀
- 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 -- 出自唐·李绅·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浪里争迎三蜀货,月中喧泊九江船。 -- 出自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
- 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 -- 出自唐·卢纶·送崔琦赴宣州幕
- 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 出自唐·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 菰米正残三日料,筠笼休碍九霄程。 -- 出自唐·皮日休·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
- 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 出自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 风散又成千里去,夜寒应上九天栖。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雨丝云鹤二首
-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臯。 -- 出自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 营平请谷三百万,祁连引兵九千里。 -- 出自宋·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
- 落笔尘沙百马奔,刻谈风霆九河翻。 -- 出自宋·黄庭坚·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
- 且共弥勒过冬,闲坐地炉数九。 -- 出自宋·黄庭坚·寄六祖范和尚颂
- 别後常同千里月,书来莫寄九回肠。 -- 出自宋·黄庭坚·罢姑熟寄元明用觞字韵
- 霜须八十期同老,酌我仙人九酝觞。 -- 出自宋·黄庭坚·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
- 擗开华岳三峰手,参得浮山九带禅。 -- 出自宋·黄庭坚·赠清隐持正禅师
- 爪牙柱石两俱销,一点渝尘九土摇。 -- 出自唐·罗隐·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
-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 出自唐·罗隐·送蕲州裴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