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在第14个字的诗句
个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 -- 出自唐·杜甫·夜归
- 三二十年底难过,屈指朋侪余几个? -- 出自宋·陆游·放歌行
-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 出自宋·陆游·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
- 时时对客辄自扪,千百所除才几个。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乐道烘虱
- 丁香嚼碎偎人睡,犹记恨、夜来些个。 -- 出自宋·欧阳修·惜芳时/思归乐
- 粽团桃柳,盈门共垒,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 出自宋·秦观·失调名
- 齐房恰则斗来大,中藏世界三千个。 -- 出自宋·杨万里·寄题王亚夫检正不啻足斋
- 撒开圆顶丈来大,一菌可藏人一个。 -- 出自宋·杨万里·怪菌歌
- 霜余皴裂臂来大,只著寒花三两个。 -- 出自宋·杨万里·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
- 蠹鱼生得针来大,日啖银钩三万个。 -- 出自宋·杨万里·寄题邵武张汉杰运干万卷楼
- 恩山紫蕨椽来大,恩江白鱼船样个。 -- 出自宋·杨万里·寄题张仲寅甘老堂
- 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 出自宋·杨万里·食蒸饼作
- 柳黄半出年将破,溪溜浸苔强万个。 -- 出自宋·曾巩·送陈商学士
- 晨朝生了暮生孙,不日蕃滋逾万个。 -- 出自宋·司马光·和王介甫烘虱
- 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 出自宋·白玉蟾·梧州江上夜行
- 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 -- 出自元·张养浩·庆东原·鹤立花边玉
- 当此暗想,画阁轻抛,杳然殊无,些个消息。 -- 出自宋·无名氏·秋霁·虹影侵阶
- 面皱发白,腰曲头低,耳聋眼暗,觅个回转。 -- 出自宋·无名氏·生查子 以下原有解冤结北方一日一首未注名
- 车驰卒奔风雨过,白发故人余一个。 -- 出自宋·陈师道·戏元弼
- 西风不落,薄衾孤枕,记起花时些个。 -- 出自宋·吕渭老·鹊桥仙·西风不落
- 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 出自元·白朴·【双调】得胜乐
- 生平交际二者间,燕处官居长若个。 -- 出自宋·曾丰·邀肇庆府卓司法
- 却思去岁属无虞,元夕共欢人几个。 -- 出自明·高启·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 新妇敛手前谢过,别就热铛翻一个。 -- 出自宋·刘克庄·禽言九首·婆饼焦
- 金銮天子如天大,九万里鹏容几个。 -- 出自宋·洪咨夔·题李杜苏黄像·太白
- 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 -- 出自唐·贯休·古意九首
- 烟花不是不曾经,放不下、唯他一个。 -- 出自宋·曾觌·鹊桥仙·娇波媚靥
- 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 出自元·胡绍开·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意足
- 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 出自元·倪瓒·双调·新水令
- 闷葫芦铰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 -- 出自元·乔吉·水仙子·眼前花怎得接连枝
- 东家蝴蝶飞无数,西邻燕子来两个。 -- 出自元·杨维桢·和杨孟载春愁曲之什
- 前时边达三千军,五个病热死两个。 -- 出自明·李梦阳·豆踠行
- 晴天好驴稳如坐,鹅眼黄边只十个。 -- 出自明·徐渭·谷日大雪口号二首(客南京)
- 东家胡蝶飞无数,西邻燕子归两个。 -- 出自明·杨基·春愁曲
- 倚著画楼人,且莫教他,吹动些儿个。 -- 出自宋·王庭珪·醉花阴·月娥昨夜江头过
- 剩看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寻那个。 -- 出自宋·莫将·木兰花/玉楼春
- 萧条横道屋三间,伛偻迎门僧一个。 -- 出自宋·李流谦·突永年镇僧居
- 道物外、高人有时来,问混杂龙蛇,个中谁是。 -- 出自宋·京镗·洞仙歌·三年锦里
- 遐想炎黄以上,逮至汉唐而下,几个费经营。 -- 出自宋·汪莘·水调歌头·草木自成岁
- 不解吟诗著书册,自爱岩君平一个。 -- 出自宋·汪晫·某衰年未了初度复临伏辱时贤载酒为寿且挥洒
- 还倚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若个边。 -- 出自宋·黄师参·沁园春·谷口高人
- 何况情钟我辈,聚散匆匆草草,真个是云萍。 -- 出自宋·吴潜·水调歌头·便作阳关别
- 短褐宽裁疏葛,柱杖横拖瘦玉,著个竹皮冠。 -- 出自宋·荣樵仲·水调歌头·既难求富贵
- 待办数椽,山中静坐,却向无中生个儿。 -- 出自元·章凯·沁园春 武夷行迹 武夷山志卷二十二
- 管取自然,神气双全分明见,元初个、真真圆性,诚恁似。 -- 出自元·王哲·解红·叹嗟浮世
- 布雨行云,阳和阴畅,一载工夫养个儿。 -- 出自元·李道纯·沁园春 赠圆庵蒋大师
- 玄妙处、太一含真,玄元成象,升降个中无滞。 -- 出自元·冯尊师·苏武慢·悟人曹溪
- 问释谈机,问儒说理,问道言丹守个中。 -- 出自元·王*·沁园春 真风子
- 溪上古藤如许大,不但一株且两个。 -- 出自明·沈明臣·孙禹锡溪上双藤歌(溪在虞山之北,名曰藤溪
- 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余个。 -- 出自宋·张嵲·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