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第9个字的诗句
两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吉兆虚三鱓,凶期告两楹。 -- 出自宋·司马光·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 槐荫青青叶,星邻两两光。 -- 出自宋·司马光·和潞公游天章楚谏议园宅
- 谁谓花庵小,缠容三两人。 -- 出自宋·司马光·花庵二首
- 啴缓与噍杀,折衷遗两端。 -- 出自宋·司马光·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虽用其韵而不依
- 女儿竞戴小花笠,簪两银篦加雉翠。 -- 出自明·汤显祖·黎女歌
- 他年莫作郎星看,两两□躔拱太 -- 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万古寒光太白精
- 满酌九霞香酝,寿君两鬓长春。 -- 出自元·元好问·朝中措·年年重五近佳辰
- 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 -- 出自元·元好问·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
- 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 出自唐·陈子昂·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後不相及
-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 出自南北·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
- 临水翫芙蓉,一花还两影。 -- 出自宋·白玉蟾·芙蓉
- 君王平生皆如梦,我两眉间不著愁。 -- 出自宋·白玉蟾·栩菴同步偶成
- 江月射双眼,岩云飞两眉。 -- 出自宋·白玉蟾·颐庵喜神赞
-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 出自魏晋·蔡琰·胡笳十八拍
- 金石苟不渝,万里如两楹。 -- 出自明·刘基·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三首)
- 弱水隔蓬莱,安得生两翅。 -- 出自明·刘基·旅兴(四十首)
- 旧恨如丝,新寒似水,两般都着人心里。 -- 出自清·陈维崧·冬夜不寐
- 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 -- 出自唐·常建·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
-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 出自唐·张志和·渔父·钓台渔父褐为裘
- 岂但标八索,殆将包两仪。 -- 出自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
- 洄溯经千里,烟波接两乡。 -- 出自唐·刘希夷·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
- 一门盛事难得,一子两层孙。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橘记一年景
- 随身处,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昨夜南京
- 见腊梅、枝上嫩蕊,两两三三微吐。 -- 出自宋·无名氏·女冠子·同云密布
- 要待列、金鼎和羹,两两台星齐色。 -- 出自宋·无名氏·宝鼎现·天高良月
- 慈母眼中血,未乾同两乳。 -- 出自宋·梅尧臣·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 疏氏昔二傅,张氏今两卿。 -- 出自宋·梅尧臣·寄题张光禄荣佚堂
- 我仆寝我厩,相背肖两巳。 -- 出自宋·梅尧臣·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 举手薄高穹,清风生两腋。 -- 出自宋·梅尧臣·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三醉石
-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 -- 出自宋·梅尧臣·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 虾蟆不食月,深窟僵两股。 -- 出自宋·梅尧臣·冬雷
- 宁思山中人,石泉浸两骹。 -- 出自宋·梅尧臣·苦热
- 翩翩曾是仙人骥,两两尚仪君子形。 -- 出自宋·梅尧臣·史供奉群鹤
- 既釂心已醉,颠倒视两曜。 -- 出自宋·梅尧臣·偶书寄苏子美
- 导从驰千骑,朱丹照两轮。 -- 出自宋·梅尧臣·送王待制知陕府
- 不若阮步兵,醉鞍伸两脚。 -- 出自宋·梅尧臣·周仲章通判润州
- 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 -- 出自宋·梅尧臣·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
- 心迹既一判,利害不两提。 -- 出自宋·邵雍·观棋大吟
- 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 -- 出自宋·邵雍·浩歌吟
- 酩子里家去,只落得两下里获铎。 -- 出自元·关汉卿·【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十六首)
- 有如饮贪泉,海货溢两眸。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答叶学古
- 坐令青蝇繁,暂出刑两踝。 -- 出自宋·晁补之·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
- 昨日往过之,欢喜能两餐。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文潜病中作时方求补外
- 松厅正一台,莲幕壮两河。 -- 出自宋·朱翌·题清芬阁
- 老退无好怀,续明然两炬。 -- 出自宋·陈师道·和黄预感秋
- 天盖西倾,地轴东翻,两年以来。 -- 出自宋·陈著·沁园春·天盖西倾
- 镫火影相吊,家山眉两颦。 -- 出自宋·陈著·挽赵集贤□□□三首
- 三閒书屋鬼神护,百两芒鞋风雨知。 -- 出自宋·陈著·次韵前人醵更生会三首
- 芸香虚辟蠹,鞠梅工两蛙。 -- 出自宋·陈著·次韵演雅
- 并世有刘三,轶群成两骖。 -- 出自近代·柳亚子·寄马君武柏林,时读所著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