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第8个字的诗句
两在第八个字的诗句
- 一醉东风分首去,两惊心。 -- 出自宋·赵鼎·浣溪沙·惜别怀归老不禁
- 垂头终日坐当门,两臂苍龙隐墨纹。 -- 出自宋·高翥·老将
-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 出自唐·储光羲·田家即事
- 中年幸从事,乃遇两吹嘘。 -- 出自唐·储光羲·贻崔太祝
- 茅茨俯苫盖,双殡两楹间。 -- 出自唐·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哭殷遥
- 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 -- 出自唐·储光羲·洛阳东门送别
- 心燃一寸火,泪结两行冰。 -- 出自唐·方干·除夜
- 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 -- 出自唐·方干·山中言事八韵寄李支使
- 寸心似火频求荐,两鬓如霜始息机。 -- 出自唐·方干·出山寄苏从事
- 吾家钓台畔,似此两三茎。 -- 出自唐·方干·方著作画竹
- 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 -- 出自唐·方干·与乡人鉴休上人别
- 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 -- 出自唐·贯休·古意九首
- 不知玉质双栖处,两个仙人是阿谁?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 -- 出自唐·贯休·寄郑道士二首
- 讼庭何所有,一只两只鹤。 -- 出自唐·贯休·上杜使君
-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 -- 出自唐·贯休·览李秀才卷
- 可怜重试者,如折两三枝。 -- 出自唐·贯休·送王贞白重试东归
-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 -- 出自唐·贯休·怀白阁道侣
- 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 -- 出自唐·贯休·别冯使君
- 当取一腹饱,莫令两脚儽。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封疏请名僧,儭钱两三样。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临危一株树,风摆两枝开。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段截。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有时闲弄笔,亦画两鸳鸯。 -- 出自唐·韩偓·信笔
- 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 -- 出自唐·韩偓·南浦
- 卖卜严将卖饼孙,两贤高趣恐难伦。 -- 出自唐·韩偓·两贤
-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 -- 出自唐·韩偓·横塘
- 收裙整髻故迟迟,两点深心各惆怅。 -- 出自唐·韩偓·蹋青(一本有词字)
- 馀生得携手,遗此两孱翁。 -- 出自宋·李华·寄赵七侍御
-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 -- 出自唐·李群玉·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 静谈云鹤趣,高会两三贤。 -- 出自唐·李群玉·与三山人夜话
- 曲江岸上天街里,两地纵生车马多。 -- 出自唐·罗邺·芳草
- 一抛文战学从公,两逐旌旗宿梵宫。 -- 出自唐·罗邺·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
- 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 -- 出自唐·罗邺·槐花
- 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 -- 出自唐·欧阳炯·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 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蘋香暗起。 -- 出自唐·欧阳炯·西江月(一名白蘋香,一名步虚词)
- 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 -- 出自唐·戎昱·赠宜阳张使君
- 今朝授敕三回舞,两赐青娥又拜公。 -- 出自唐·施肩吾·归将吟
- 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 -- 出自唐·徐月英·送人
-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 -- 出自唐·于鹄·惜花
-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 出自唐·张谓·代北州老翁答
- 名高五七字,道胜两重科。 -- 出自唐·郑谷·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
- 非才偶忝直文昌,两鬓年深一镜霜。 -- 出自唐·郑谷·感怀投时相
- 百寮班列趋丹陛,两掖风清上碧天。 -- 出自唐·郑谷·贺左省新除韦拾遗
-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 -- 出自唐·郑谷·游蜀
- 鉴貌还惆怅,难遮两鬓羞。 -- 出自唐·郑谷·兴州东池
-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 出自宋·黄裳·喜迁莺·梅霖初歇
- 仰止长城翁,趣尚两奇伟。 -- 出自宋·沈与求·次韵刘殿院赠钱圃翁
- 梦笔山连化剑津,两乡人看锦衣新。 -- 出自宋·杨亿·陈太博知建州
- 双阙重城到几回,两游千里忽浮杯。 -- 出自宋·杨亿·元净上人之新安谒李学士兼游庐阜
- 一辞左掖鸳鸾侣,两见南州橘柚垂。 -- 出自宋·杨亿·次韵和润州刘度支见寄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