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第5个字的诗句
两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尘事劳劳两鬓霜,愁将清镜阅年光。 -- 出自·王中·暮春即事
- 白旄黄钺两京平,甘雨和风四海清。 -- 出自明·魏观·大将军徐丞相平定中原振旅还朝上御龙江亭命
- 待旨曾趋两个间,每瞻天胁想龙颜。 -- 出自明·文翔凤·待旨
- 手培兰蕙两三栽,日暖风微次第开。 -- 出自明·文徵明·题画兰
- 千人石上两青鞋,日出深林歌杲杲。 -- 出自明·吴宽·题启南写游虎丘图
- 病卧空园两月长,何曾延客一升堂。 -- 出自明·吴宽·再答世贤过访之作
- 晚意秋阴两不分,渚芦沙竹护寒云。 -- 出自明·徐贲·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 恨打鸳鸯两岸飞,两心相望共依依。 -- 出自明·杨宛·舟泊黄河与止生舟隔两岸口占寄示
- 出城分路两不同,一就官途一林薮。 -- 出自明·杨循吉·答王君
- 功名富贵两亡羊,且尽生前酒一觞。 -- 出自明·叶子奇·漫兴
- 朝廷虽颁两道敕,尘车茅车空有名。 -- 出自明·虞淳熙·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 雄雉单飞两雌死,大夫归来哭内子。 -- 出自明·虞淳熙·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 一家去住两关情,行李萧然又出京。 -- 出自明·曾棨·忆别
- 江到荆湘两派分,客情无奈况离群。 -- 出自明·曾烜·舟至辰陵矶与楚百户等言别
- 天时人事两不值,我生安命而已矣。 -- 出自明·郑善夫·复叹(三首)
- 哀萤野茧两悠悠,玉粉香胭不少留。 -- 出自明·郑琰·半生行
- 溪边茅屋两三椽,宽窄其如一钓船。 -- 出自明·止庵法师·听雨篷
- 东海东吴两故人,别来二十四番春。 -- 出自明·止庵法师·题倪云林疏林远岫图上有周履道题
- 江湖分得两平平,九里长塘一片城。 -- 出自明·止庵法师·留别吴江老友
- 江亭湖寺两萧然,画里题名二十年。 -- 出自明·止庵法师·题画(八首)
- 宋家刘氏两先生,号曰公非与公是。 -- 出自明·周永年·又和题(一首)
- 黄沙白草两茫茫,怕听水声愁欲死。 -- 出自明·朱成泳·陇头吟
- 南陌深闺两地情,惜此飘扬花性轻。 -- 出自明·朱阳仲·杨花篇
- 青山落日两行泪,锦树西风万里书。 -- 出自明·朱有燉·秋怀
- 春情只在两眉尖,懒向妆台对粉奁。 -- 出自明·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
- 世棋年矢两相催,绝岭春深与雁回。 -- 出自明·祝允明·庚辰二月廿七日晓官窑舟中口号
-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 出自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出自宋·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 出自宋·苏轼·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 -- 出自宋·苏轼·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
-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 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 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 白云峰下两枪新。 -- 出自宋·苏轼·残句白云峰下两枪新
-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 出自宋·苏轼·薄薄酒二首(并叙)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出自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出自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病起萧萧两鬓华。 -- 出自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出自宋·李清照·一剪梅/一翦梅
-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 出自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 出自宋·辛弃疾·玉楼春 戏赋云山
-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 出自唐·王维·少年行
-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 出自唐·王维·少年行四首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 出自唐·李商隐·端居
-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 出自清·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 云木何时两翅翻,玉笼金锁只烦冤。 -- 出自宋·王安石·见鹦鹉戏作四句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出自唐·刘禹锡·望洞庭
-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 出自唐·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出自宋·杨万里·舟过安仁五首
-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 出自唐·元稹·离思五首
- 两轴相绞,两轮相撑。 -- 出自唐·元稹·当来日大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