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第4个字的诗句
两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出自两汉·卓文君·白头吟
-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出自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 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出自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出自·陆游·乙卯重五诗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 出自唐·李白·古朗月行
-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 出自唐·李白·短歌行
-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 出自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 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 -- 出自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 情声合,两无违。 -- 出自唐·李白·夜坐吟
-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 出自唐·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 出自唐·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 浮云隔两曜。 -- 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二
- 共粉泪,两簌簌。 -- 出自宋·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 觉凉生、两腋清风。 -- 出自宋·苏轼·行香子·绮席才终
-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 出自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引吭伸两翅,太息意不舒。 -- 出自宋·苏轼·和陶拟古九首
-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 出自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 一朝传两翅,乃得黏网悲。 -- 出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
- 赴水生两壳,遭闭何时归。 -- 出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
- 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 -- 出自宋·苏轼·读孟郊诗二首
-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 出自宋·苏轼·寄周安孺茶
- 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 -- 出自宋·苏轼·午窗坐睡
- 人生几两屐,莫厌频来集。 -- 出自宋·苏轼·岐亭五首
- 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 -- 出自宋·苏轼·午窗坐睡
- 瓶罂下两绠,蛙蚓飞百尺。 -- 出自宋·苏轼·浚井
- 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 -- 出自宋·苏轼·孙巨源
- 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喑。 -- 出自宋·苏轼·张安道见示近诗
- 秀眉玉两颊,矫矫如翔鸾。 -- 出自宋·苏轼·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 (君一马两仆率然相访,逆旅多呼尚书,意谓君都头也。 -- 出自宋·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
- 玄黄杂两战,绛青表双蟠。 -- 出自宋·苏轼·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
- 不须抚两掌,流出仙人液。 -- 出自宋·苏轼·慈云四景甘露泉
- 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 出自宋·苏轼·和陶示周掾祖谢
- 已蜕则两忘,身後谁毁誉。 -- 出自宋·苏轼·和陶咏二疏
- 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 -- 出自宋·苏轼·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
- 葛屦五两,冠緌[1]双止。 -- 出自先秦·诗经·南山
-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出自先秦·诗经·还
-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 出自先秦·诗经·还
-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 出自先秦·诗经·还
- 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 出自唐·杜甫·遣兴五首
-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 出自唐·杜甫·草堂
-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 出自唐·杜甫·塞芦子
- 兵戈闇两观,宠辱事三朝。 -- 出自唐·杜甫·哭王彭州抡
- 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 -- 出自唐·杜甫·村雨
- 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嶔。 -- 出自唐·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 五云两两望三台。 --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且对东君痛饮
- 自从一两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
- 细平章、两翁似与,巢由同调。 -- 出自宋·辛弃疾·贺新郎·濮上看垂钓
- 三三两两谁家女。 -- 出自宋·辛弃疾·玉楼春
- 金蕉三两叶。 -- 出自宋·辛弃疾·谒金门·山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