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第3个字的诗句
两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 -- 出自唐·杜荀鹤·白发吟
- 男儿两行泪,不欲等闲垂。 -- 出自唐·杜荀鹤·送人游江南
- 他年两成事,堪喜是邻州。 -- 出自唐·杜荀鹤·赠聂尊师
- 相见两无言,愁恨又还千叠。 -- 出自宋·李之仪·好事近·相见两无言
- 出处两未定,羁羸空自伤。 -- 出自唐·权德舆·浩歌
- 光风两摇荡,鸣珮出中闺。 -- 出自唐·权德舆·杂诗五首
- 不若两钱锥,反以得取售。 -- 出自唐·王翰·言怀呈董仲纶训导
- 披襟两相对,半夜忽白昼。 -- 出自唐·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 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
-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 出自唐·陆龟蒙·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 尽醉两忘言,谁能作天舌?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尊
- 门外两潮过,波澜光荡漾。 -- 出自唐·陆龟蒙·记事
- 落花两袖红纷纷,朝霞高阁洗晴云。 -- 出自唐·刘希夷·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
-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 出自唐·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 出自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 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 -- 出自唐·司空曙·分流水
-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 出自唐·李端·横吹曲辞·折杨柳
- 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 出自唐·李端·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 -- 出自唐·李端·送王副使还并州
- 新春两行泪,故国一封书。 -- 出自唐·李端·江上逢司空曙(一作岳阳逢司空文明,得关中
-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 出自唐·张祜·送人归蜀
- 青青两鬓年方壮。 -- 出自宋·无名氏·菩萨蛮·蓂留四叶书云後
- 三三两两趁芳辰。 -- 出自宋·无名氏·西江月·蹴踘场中年少
- 真假两般玄字,金公所料重遗。 -- 出自宋·无名氏·西江月·真假两般玄字
- 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皂盖朱幡
- 心眼两相亲。 -- 出自宋·无名氏·南乡子·醉拈一枝春
- 天临两观推三赦,庆祉被臣民。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真人临御
- 蹙损两眉峰。 -- 出自宋·无名氏·失调名
- 三杯两盏乐天真,谁能与你争闲气。 -- 出自宋·无名氏·踏莎行·一领布袍
- 行看两国锡鸾封,信知道、母因子贵。 -- 出自宋·无名氏·鹊桥仙·凤箫羽扇
- 果闻两两获骊珠,天付与、精神秋水。 -- 出自宋·无名氏·鹊桥仙·银河星汉
- 笑拥两行珠翠,欢腾一曲笙歌。 -- 出自宋·无名氏·木兰花慢·腊前冬至後
- 援立两仪轩。 -- 出自宋·无名氏·六州
- 留取两三枝。 -- 出自宋·无名氏·太常引·行云踪迹杳无期
- 徐君两雏,戏彩歌舞莱庭。 -- 出自宋·无名氏·汉宫春·四舞阶蓂
- 文武两交战,齐功。 -- 出自宋·无名氏·步步娇·柔弱好家风
- 初秋两两留蓂荚。 -- 出自宋·无名氏·折丹桂·初秋两两留蓂荚
- 才斟两盏三盏,早斟不勾。 -- 出自宋·无名氏·香山会·向神前发愿
- 每日两养唯是藕,看看口裹是出莲花。 -- 出自宋·无名氏·三鸦镇题壁
- 三年两遭水,十室九无烟。 -- 出自宋·无名氏·题震泽寺壁
- 譬竭两川赋,岂由此水施。 -- 出自宋·梅尧臣·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
- 名迹两不灭,岂独画与镌。 -- 出自宋·梅尧臣·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
- 冻痹两股铁,跑抓双鬓蓬。 -- 出自宋·梅尧臣·冬夕会饮联句
- 劈竹两分张,情知无合理。 -- 出自宋·梅尧臣·古相思
- 端门两廊多结彩,公卿士女争来奔。 -- 出自宋·梅尧臣·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韵
- 忧患两都忘,还往谁与频。 -- 出自宋·梅尧臣·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 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 -- 出自宋·梅尧臣·梨花忆
- 带雨两股飞,所取日能几。 -- 出自宋·梅尧臣·蜜
- 潭饶两大舰,朝索暮泛浮。 -- 出自宋·梅尧臣·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