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第12个字的诗句
两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追怀三五少年时,岁月堂堂两鬓丝。 -- 出自宋·洪咨夔·试院口占二绝
- 道是紧头人不信,回看压得两绯衫。 -- 出自宋·洪咨夔·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
- 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 -- 出自宋·洪咨夔·直玉堂作
- 柳色黄黄草色微,一川新渌两红衣。 -- 出自宋·洪咨夔·嘉陵江舟中三绝
- 中间人家贱贫惯,既得未得两无患。 -- 出自宋·洪咨夔·金不换歌
- 木叶青黄几栗留,尽情啼破两山幽。 -- 出自宋·洪咨夔·秋半闻莺
- 摇落园林一再霜,梅梢叶剩两三黄。 -- 出自宋·洪咨夔·寻梅
- 披苔觅字双明健,倚树商诗两鬓皤。 -- 出自宋·洪咨夔·次及甫入峡杂咏·三游洞二绝
- 梨花深寂杨花闲,雨鸠晴鸠两关关。 -- 出自宋·洪咨夔·次李公谨美人行见寄
- 禁门深钥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 -- 出自宋·洪咨夔·六月十六日宣锁
- 许买娉婷供老伴,不妨迟得两三年。 -- 出自宋·洪咨夔·次子有下第韵
- 畴昔丹墀与凤池,即今相见两相悲。 -- 出自唐·贾至·送南给事贬崖州
- 山堂永日接言词,楚萍色味两俱剖。 -- 出自宋·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 平芜古柳青青遍,独使潘郎两鬓霜。 -- 出自宋·蔡襄·望春词
- 传杯且与乘春酬,身世悠然两自遗。 -- 出自宋·蔡襄·登四彻亭
- 到官应过庄生庙,试问鹪鹏两是非。 -- 出自宋·蔡襄·唐公以公累出知濠州
-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 出自宋·高翥·西湖杂兴二首
- 神仙未必知吾事,道在何妨两鬓斑。 -- 出自宋·高翥·同刘潜夫登乌石山望海有怀方孚若柯东海栋复
- 灵江江上帻峰寺,三十年来两度登。 -- 出自唐·任翻·再游巾子山寺
- 占地未过四五尺,浸天唯入两三星。 -- 出自唐·方干·于秀才小池
-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 -- 出自唐·方干·雪中寄李知诲判官
- 谁道思山心不切,等闲尽出两三峰。 -- 出自唐·贯休·偶然作
-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 出自唐·贯休·深山逢老僧二首
- 常思东溪庞眉翁,是非不解两颊红。 -- 出自唐·贯休·怀邻叟
- 吾皇仄席求贤久,莫待征书两度来。 -- 出自唐·贯休·赠钟陵陈处士
- 交亲流落身羸病,谁在谁亡两不知。 -- 出自唐·韩偓·伤乱
- 一尺红绡一首诗,赠君相别两相思。 -- 出自唐·韩偓·别锦儿(及第后出京,别锦儿与蜀妓)
-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 出自唐·韩偓·青春
- 春色转添惆怅事,似君花发两三枝。 -- 出自唐·韩偓·中春忆赠
- 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作两眉愁。 -- 出自唐·韩偓·闺情(一作夜闺)
-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 内家追逐采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 十二楚山何处是,御楼曾见两三峰。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 桂阳亦是神仙守,分别无嗟两地分。 -- 出自唐·皎然·和李舍人使君纾题云明府道室
- 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 出自唐·皎然·舟行怀阎士和
- 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 -- 出自唐·罗邺·雁二首
- 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 出自唐·戎昱·秋日感怀
- 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 -- 出自唐·施肩吾·送端上人游天台
- 空馀古岸泥土中,零落胭脂两三片。 -- 出自唐·施肩吾·叹花词
- 钱塘渡口无钱纳,已失西兴两信潮。 -- 出自唐·施肩吾·钱塘渡口
- 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两悠悠。 -- 出自唐·郑谷·灯
- 蝉噪水村千万树,雁过云岫两三行。 -- 出自宋·潘阆·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
- 禦寒应觉重裘暖,料敌悬忧两髩苍。 -- 出自宋·杨亿·钱大夫赴并州
- 世事悠悠未遽央,虚名其意两相忘。 -- 出自宋·杨亿·书怀寄刘五
- 牙筹羽檄皆吾事,才刃飘飘两有馀。 -- 出自宋·杨亿·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
- 疏布久抛南海上,貂裘初袭两河间。 -- 出自宋·张舜民·至瀛州小雪贻蒋颖叔
- 溪边一叟静垂纶,桥畔俄逢两负薪。 -- 出自宋·张舜民·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
- 念千山万水,沈鱼阻雁,一身两地,煼燕煎莺。 -- 出自宋·陈德武·沁园春·冬夜如年
- 路隔江潮兼夕到,居莲地势两州分。 -- 出自宋·陈郁·郑石帚贻书寄诗谢
- 坐中人是王夷甫,幽韵清标两半鲜。 -- 出自宋·葛立方·周元举侍郎梅花次韵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