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第10个字的诗句
两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闲两作烟霞主。 -- 出自宋·石应孙·游黄山
- 日里放晴终夜雨,天公两下做人情。 -- 出自宋·史弥宁·偶述
-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 出自宋·释宝昙·送汪仲嘉尚书帅隆兴兼简王公明枢密
- 蜜蜂於花似不薄,肥出两股中边甜。 -- 出自宋·释宝昙·题刘夷叔诗稿后
- 大庾岭头一尊佛,疏山两度放毫光。 -- 出自宋·释道颜·颂古
- 却笑明招闲费力,无端两处强差排。 -- 出自宋·释道颜·颂古
- 贾客不谙弹舌语,只看两个鼻头长。 -- 出自宋·释端裕·颂古十首
- 不是风兮不是幡,胡僧两耳带金环。 -- 出自宋·释慧空·颂古
- 我行台雁之中途,一年两憩安公庐。 -- 出自宋·释慧空·听雨亭
- 那更错行山下路,一步两步三四步。 -- 出自宋·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 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 -- 出自宋·释南雅·偈颂七首
- 逐日随缘去赴斋,是谓两脚功德藏。 -- 出自宋·释如净·源山主求赞顶相
- 令子贤孙俱有耀,皇天两耳元非聋。 -- 出自宋·释若芬·寿傅守
- 恕斋视民犹视儿,先忧两字寒与饥。 -- 出自宋·释善珍·送福帅吴侍郎趋朝
- 似此误人多少事,如何两鬓不成丝。 -- 出自宋·释绍嵩·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
- 四壁一身长客梦,三年两作送君诗。 -- 出自宋·释绍嵩·途次走笔送张明府之都城
- 或放或收皆在我,长伸两脚放憨眠。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 驮布袋,笑訚訚,智无一两,肉重千斤,转脑回头等个人。 -- 出自宋·释绍昙·布袋赞
- 篱边黄菊正芬披,一枝两枝三枝四五六七枝。 -- 出自宋·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 无事晚来江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 -- 出自宋·释昙华·颂古十首
- 腰间岂须重,眼下何必两。 -- 出自宋·释文珦·依韵酬葛秋岩陶体四首
- 一顿浑家尽灭门,更加两顿累儿孙。 -- 出自宋·释咸杰·颂古十一首
- 闲倚江楼听角声,春风两岸野花明。 -- 出自宋·释行海·闲倚
- 从此更无回避处,三头两面得人憎。 -- 出自宋·释洵·偈二十二首
- 旋汝倒闻机,直下分斤两。 -- 出自宋·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妙行无住分第四
- 明宣一道聪明呪,暗写两行灵宝符。 -- 出自宋·释云贲·颂古四首
- 趯起须弥头倒卓,方知两两不成双。 -- 出自宋·释智深·颂古十二首
- 赖得南泉能举令,一刀两段任偏颇。 -- 出自宋·释重顯·颂一百则
- 锦鳞吞饵浮丝摆,樵父两岸皆怜爱。 -- 出自宋·释子淳·和净因老师渔父词
- 引得四海参玄人,三三两两聚头商量这个话。 -- 出自宋·释子益·偈颂七十六首
- 千朵万朵香吐蕊,三枝两枝金样黄。 -- 出自宋·释子益·偈颂七十六首
- 争似太平无事客,长伸两脚放憨眠。 -- 出自宋·释子益·谢东禅月湖以诸祖偈颂见示
- 著眼机轮上头看,方知两两不成双。 -- 出自宋·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 只个垂垂白发僧,一生两度受皇恩。 -- 出自宋·释祖先·偈颂四十二首
- 又见山农话春事,腰鎌两两唤儿孙。 -- 出自宋·舒坦·题时觉寺在在堂十二首
- 细柳千门维画舸,华灯两岸度鸣弦。 -- 出自宋·舒坦·和西湖即席二首
- 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两峰撑青红。 -- 出自宋·舒岳祥·巾山行同王监簿作
- 三株五株依岸柳,一只两只钓鱼船。 -- 出自宋·舒岳祥·题赵大年小景
- 我有巾山缘未继,半年两度入城来。 -- 出自宋·舒岳祥·免役未几四月二十九日总府复有仓官之命五月
- 酒肠空洞生鳞角,飞出两龙醉不觉。 -- 出自宋·宋无·南岳李道士尽双松轩
- 扁舟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 出自宋·苏坚·清江曲
- 象骨岩居闽府教,江海两封黄纸召。 -- 出自宋·苏籀·龙翔真歇和尚求诗赠一首
- 幽讨方自兹,当费屐几两。 -- 出自宋·孙应时·玉虚洞
- 定无万里封侯相,且复两川行脚还。 -- 出自宋·孙应时·永康虎头山
- 幸然三径菊如旧,且与两梅仙说诗。 -- 出自宋·陶梦桂·与弓王二尉谈诗二首
- 坡平草软筋力健,目光两镜照林麓。 -- 出自宋·汪襄·捕虎行
- 水官籋浪蹴寒玉,船过两耳声珊珊。 -- 出自宋·王阮·古意二首
- 春雨新晴上翠微,三年两过洞天扉。 -- 出自宋·王疏·游天平山
- 人力万工支水派,天心两邑溉川原。 -- 出自宋·王素·重修山河堰
- 即今三才不住世,赖有两峰高玉山。 -- 出自宋·王洋·和曾谹父庚伏书怀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