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第1个字的诗句
两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两架酴醾侧覆檐,夏条交映渐多添。 -- 出自宋·张耒·夏日七首
- 两逢至日惊身老,远寄周南览物悲。 -- 出自宋·张耒·至日有感二首
- 两郡诗筒屡传寄,主盟骚雅定谁先。 -- 出自宋·张耒·次韵黄汝器与君谟唱和三首
- 两贤竟谁乐,千载同埃尘。 -- 出自宋·张耒·次韵渊明饮酒诗:
- 两公道场守龙象,兵火暂晦终辉赫。 -- 出自宋·张耒·题大苏净居寺
- 两行绿树当隋岸,一片春云限楚天。 -- 出自宋·张耒·离宿州后寄兄弟
- 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 -- 出自宋·张耒·题韩干马图
- 两袖全匹帛,望知江淮客。 -- 出自宋·张耒·嘲南商
- 两邦相邻无百里,谁谓同时异忧乐。 -- 出自宋·张耒·和大雪折木
- 两相审者不媒兮,予既获子于鼻息。 -- 出自宋·张耒·惠别
- 两山泉石多故人,送子南行一回首。 -- 出自宋·张耒·送欧阳经赴蒲圻
- 两行别泪江湖远,五月征车岐路长。 -- 出自宋·张耒·送三姊之鄂州
- 两峡忽壁立,仰失团圆天。 -- 出自宋·张耒·视盗之南山
- 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 -- 出自唐·雍裕之·两头纤纤
-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 出自唐·许浑·送杜秀才归桂林
- 两河庶事已堪伤,南客秋归路更长。 -- 出自唐·许浑·送客自两河归江南
- 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 -- 出自唐·许浑·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
- 两鬓垂丝发半霜,石城孤梦绕襄阳。 -- 出自唐·许浑·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
- 两经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禀气殊。 -- 出自唐·杨巨源·送司徒童子
-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 出自唐·杨巨源·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 出自唐·卢延让·松寺
- 两世分明见,馀生复几哉。 -- 出自唐·綦毋潜·祇园寺
- 两乡天外隔,一径渡头分。 -- 出自唐·崔涂·湖外送友人游边
-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 出自唐·薛逢·观竞渡
- 两地交通布政和,上台深喜使星过。 -- 出自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 两鬓愁应白,何劳把镜看。 -- 出自唐·李频·黔中罢职将泛江东
- 两山势争雄,峰巘相顾眄。 -- 出自唐·张说·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 两柱擎天寿八荒,一水为霖登百谷。 -- 出自唐·张说·游老君洞
- 两鼠共谋渴,相饮期入水。 -- 出自宋·王令·交难赠杜渐
- 两眼皆豚羊,一腹千麃罴。 -- 出自宋·王令·道士王元之以诗为赠多见哀勉因以古诗为答
- 两各剧所勤,相远日益悬。 -- 出自宋·王令·送僧自总
-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 -- 出自宋·翁卷·东阳路傍蚕妇
- 两鹤翻明月,孤松立快晴。 -- 出自宋·陈与义·夏夜
- 两公茂名实,自是宜鼎轴。 -- 出自宋·陈与义·题长冈亭呈德升大光
- 两途俱寂寞,众手剧云雨。 -- 出自宋·陈与义·次韵谢文骥主簿见寄兼示刘宣叔
- 两诗见戒言甚苦,肯赋黄鸡啄秋黍。 -- 出自宋·陈与义·蒙再示佳什不敢虚辱厚赐谨再用韵
- 两翁观光今几时,赋归有约时已稽。 -- 出自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
-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 出自宋·陈与义·山路晓行
- 两手尚堪杯酒用,寸心唯是鬓毛知。 -- 出自宋·陈与义·酥中
-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 -- 出自宋·陈与义·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 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 -- 出自宋·陈与义·梦中送僧觉而忘第三联戏足之
- 两公得我色敷腴,藜杖相将入画图。 -- 出自宋·陈与义·题崇兰图二首
- 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 出自宋·陈与义·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余意
- 两眼聊随万象转,一官已判三年痴。 -- 出自宋·陈与义·初至陈留南镇夙兴赴县
- 两眉轩然,意像无寄。 -- 出自宋·陈与义·甘泉吴使君使画史作简斋居士像居士见之大笑
-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出自南北·南北无名·木兰辞
- 两崤关。 -- 出自南北·范云·拟古五杂组诗
- 两桨桥头渡。 -- 出自南北·南朝民歌·西洲曲
- 两番供奉打球时,鸾凤分厢锦绣衣。 -- 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1]枝名。 -- 出自唐·和凝·解红·百戏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