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在第3个字的诗句
丝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览鬓丝垂镜,弹琴泪洒襟。 -- 出自唐·卢纶·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
- 不知丝色后,堪得几回秋。 -- 出自唐·卢纶·白发叹
- 素绠丝不短,越罂腹甚便。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诗·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因寄
- 三寻丝带桐江烂,一寸钩含笠泽腥。 -- 出自唐·皮日休·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 封掌丝纶罢记言,职亲黄屋傍尧轩。 -- 出自宋·黄庭坚·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
- 则此丝缕,不能坚固。 -- 出自宋·黄庭坚·了观师绣观音赞
- 秋後丝钱谁数得,春余苍竹自知添。 -- 出自宋·黄庭坚·题杨道人默轩
- 归袅丝梢竞醉,雪舞郊衢。 -- 出自宋·黄庭坚·雪花飞·携手青云路稳
- 一片丝罗□□□,洞房西室女工劳。 -- 出自唐·罗隐·绣
- 蚕妇丝出盎,田夫麦入仓。 -- 出自宋·苏辙·苦雨
- 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 -- 出自宋·吴文英·解语花·檐花旧滴
- 闻演丝纶徵诏近,相如文学动天聪。 -- 出自宋·林逋·寄解州李学士
-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 出自魏晋·左思·招隐
- 蜀柳丝丝幂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 出自唐·司空图·灯花三首
- 东城丝纲蹴红毬,北里琼楼唱石州。 -- 出自宋·司马光·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 常晞丝绳直,窃耻鸱夷柔。 -- 出自宋·司马光·又和秋怀
- 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 出自宋·司马光·和子渊元夕
- 絮软丝轻无系绊。 -- 出自宋·张先·蝶恋花·绿水波平花烂漫
-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 -- 出自唐·徐凝·送寒岩归士
-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 出自元·元好问·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
- 艳金丝。 -- 出自元·元好问·江城子 绣香*曲
- 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绶带鸳鸯簇。 -- 出自唐·韦庄·捣练篇
- 始因丝一缕,渐至雪千茎。 -- 出自唐·韦庄·镊白
- 不动丝毫过玉关,关头自有玉京山。 -- 出自宋·白玉蟾·华阳吟三十首
-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 出自魏晋·蔡琰·胡笳十八拍
- 调歌丝竹。 -- 出自南北·庾信·周祀方泽歌 昭夏
- 一天丝雨洒不止,总难忘旧日邻里。 -- 出自清·陈维崧·春日偶过亳村故居
- 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 出自唐·陈陶·巫山高
- 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 出自唐·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 乍听丝声似竹声,又疑丹穴九雏惊。 -- 出自唐·权德舆·杂兴五首
- 柳如丝,风袅袅。 -- 出自唐·权德舆·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 柳如丝,花似霰。 -- 出自唐·权德舆·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 出自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 别馆丝桐清,寒郊烟雨昏。 -- 出自唐·权德舆·酬别蔡十二见赠
- 且将丝糹乍系兰舟,醉下烟汀减去愁。 -- 出自唐·陆龟蒙·有别二首
- 把钓丝随浪远,采莲衣染香浓。 -- 出自唐·陆龟蒙·和胥口即事
- 新柳丝犹短,轻蘋叶未成。 -- 出自唐·司空曙·早春游慈恩南池
- 欲似丝千缕。 -- 出自宋·无名氏·菩萨蛮·金风簌簌惊黄叶
- 玳筵丝竹□□。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萱草阑干
- 彩燕丝鸡,珠幡玉胜,并归钗鬓。 -- 出自宋·无名氏·失调名
- 便掌丝纶天上尺。 -- 出自宋·无名氏·千秋岁引·词赋伟人
- 独蠒丝为弦,九窍珥为珍。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普上人古琴见赠
- 只应丝管去,惊动海鸥群。 -- 出自宋·梅尧臣·送刁景纯知会稽
- 弈棋丝桐且置之,众善多取精神劳。 -- 出自宋·梅尧臣·赠张伯益
- 细度丝桐韵,深传兰蕙香。 -- 出自宋·邵雍·清风长吟
- 欢踰丝竹。 -- 出自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七
- 杼轧丝双繭,篁包米一桴。 -- 出自宋·朱翌·宣城书怀
- 闲理丝簧听好音。 -- 出自宋·赵长卿·浣溪沙
- 浮生丝傀儡,后计石婆翁。 -- 出自宋·陈著·次韵留友直道士来访
- 文脉丝垂感慨深,奎躔今直鄮山阴。 -- 出自宋·陈著·黄子羽山长为不及同山行次余东发别余韵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