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6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浩荡江相接,东西万古愁。 -- 出自宋·汤雷奋·輓谢叠山
- 凝眸直欲小东鲁,振袂如将近广寒。 -- 出自宋·滕玲·九日登方山
- 化身欲似河东柳,更向山头望故乡。 -- 出自宋·王鞏·湘山
- 北陆藏冰后,东风入律和。 -- 出自宋·王阮·早春示陈元达一首
- 司直既高明,东湖更孤介。 -- 出自宋·王遂·送三八弟归九江
- 宗臣上已宴东池,雅俗嘉宾盛集时。 -- 出自宋·王庭扬·兴庆池禊宴
- 北园依梵庋,东郭据梧桐。 -- 出自宋·王洋·和谹父问讯吉父
- 日斜未掩苑东门,池面风烟向晚昏。 -- 出自宋·王仲修·宫词
- 馏支锋车趣东去,座中舐亦俱仙。 -- 出自宋·王子俊·总使生日乐语
- 寸地不可弃,东风何处无。 -- 出自宋·忘怀老人·句
- 今朝风忽发东北,纵帆如飞揭百尺。 -- 出自宋·卫泾·舟行遇顺风
- 芳意传梅信,东风到柳边。 -- 出自宋·卫泾·皇帝阁春帖子
- 东山风景压东吴,更筑书堂映碧梧。 -- 出自宋·卫泾·沈氏书堂
- 野景入时务,东风劚满锄。 -- 出自宋·魏新之·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 南郭迎天使,东郊诏隐人。 -- 出自宋·吴充·句
- 衣缥缈,佩丁东。 -- 出自宋·吴龙翰·千仙谣
- 参于衡岳,镇东南方。 -- 出自宋·吴愈·三清阁
- 海云摸石近东城,莽苍春郊去路平。 -- 出自宋·吴中复·续和签判太博游海云
- 朝暮岷山秀,东西锦水流。 -- 出自宋·吴中复·西园十咏·西楼
- 悠悠我之思,东里陈惊坐。 -- 出自宋·五迈·寄陈士登元龙士登书问盗且责予不贻书当路为
- 一朝放步城东南,超然神会而心得。 -- 出自宋·徐大忠·超览堂
- 涨海雄藩屏,东侯实股肱。 -- 出自宋·许安世·和蓬莱阁赏雪赋诗
- 旦暮潮流急,东西径路斜。 -- 出自宋·许尚·华亭百咏·顾亭林
- 芳草池塘暖,东风桃杏繁。 -- 出自宋·许尚·华亭百咏·柳园
- 延袤三乡外,东流与海通。 -- 出自宋·许尚·华亭百咏·俞塘
- 治盛周康世,东游岂信然。 -- 出自宋·许尚·华亭百咏·金山城
- 蜀江万壑俱东奔,瞿唐喧豗争一门。 -- 出自宋·杨安诚·白帝庙
- 子美误信齐东语,感慨勇略招英魂。 -- 出自宋·杨安诚·白帝庙
- 西汉欺卢橘,东阳爱野棠。 -- 出自宋·杨谔·和燕龙图海棠
- 寒花璨璨绕东篱,露洗霜欺未肯萎。 -- 出自宋·杨公远·菊梅交承
- 轺车玉节江东路,清梦时应绕建章。 -- 出自宋·杨世奕·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自江东提刑归抵家
- 老树依山驿,东风上峡船。 -- 出自宋·杨雯·宿峡市
- 上下各九里,东西只数家。 -- 出自宋·杨寅·九里岭
- 欲悟东林沈东老,故留三十六玄书。 -- 出自宋·叶三英·榴皮题壁
- 片云相望浙东西,回首家山路欲迷。 -- 出自宋·于石·旅中遣怀
- 西湖胜概甲东南,满眼繁华今几年。 -- 出自宋·于石·西湖
- 南山岂无豆,东篱亦有菊。 -- 出自宋·于石·次韵刘和德赋渊明
- 闻道广文客,东来欲载书。 -- 出自宋·俞汝尚·东山招复古
- 东坡作意赏东风,为爱轻绡映肉红。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韵伯寿兄海棠
- 衮衣犹未趣东归,吴会先传蜀道诗。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韵王待制刘侍郎倡和
- 我有一匹好东绢,谁为作图千古夸。 -- 出自宋·喻良能·二月二十一日何司业集客于张园玉牒给事命予
- 妙龄驰誉满东吴,落笔骅骝走坦途。 -- 出自宋·喻良能·挽提宫知丞周公
- 拟携卷轴江东去,乞与诗仙作意夸。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韵奉酬林明府咏梅
- 篮舆诘旦过东亭,日出烟销十里平。 -- 出自宋·喻良能·过东亭湖
- 夕郎分阃镇东秋,幕下挥毫秦少游。 -- 出自宋·喻良能·叔度贤良再用游字韵见贻复次韵谢之
- 一枝浓艳倚东风,千叶轻黄点翠丛。 -- 出自宋·喻良能·亦好园海红黄香梅著子戏成小诗
- 寒食江村路,东风野渡航。 -- 出自宋·喻良能·青岩道中
- 更须唤取辽东鹤,便是人间不老泉。 -- 出自宋·喻良能·寿星泉
- 跋柁鼓楫驶东鹜,忽忽已过巫阳台。 -- 出自宋·元勋·题白帝庙诗并序
- 春江稳去趣东归,折尽亭前杨柳丝。 -- 出自宋·袁说友·和丁端叔书怀韵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