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6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 -- 出自明·李东阳·题画(二首)
- 问君坠卧城东宅,病足几时能著屐。 -- 出自明·李东阳·文敬携叠韵诗见过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
- 南国非旁郡,东僚亦左迁。 -- 出自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
- 从今稳作城东客,雨笠烟蓑不用将。 -- 出自明·李东阳·得匏菴观造雨絪诗辄次韵
- 鸣鸠将雨过东林,细草青郊望转深。 -- 出自明·李东阳·东郊时雨
- 回鞭懒赴城东宴,挥尘聊同石上谈。 -- 出自明·李东阳·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
-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 出自宋·毕仲衍·送程给事知越州
- 咏形兼咀味,东坡韩退之。 -- 出自宋·陈普·笋
- 南北山相对,东西有路分。 -- 出自宋·释安永·颂古三十一首
- 江山迢递水东流,芳草无情管别愁。 -- 出自宋·释斯植·送张十二秀九至维扬
- 晚来无语立东风,一片闲情在碧空。 -- 出自宋·释斯植·晚来
- 南北信所之,东西无定向。 -- 出自宋·释惟一·小师惠彰请赞
- 南来北去及东西,万物难归一等齐。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南北思长远,东西道不穷。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有如退之与东野,自渐青蒿倚长松。 -- 出自宋·杨时·酬林志宁
- 搔首扁舟又东去,钱塘江上看波澜。 -- 出自宋·杨时·过七里濑
- 北圃蔬还盛,东轩菊想繁。 -- 出自宋·杨时·秋日有怀寄从弟表民
- 西极鳌足折,东南地维倾。 -- 出自宋·杨时·过汉江
- 不用乘槎厉东海,一江星汉拥行舟。 -- 出自宋·杨时·江上夜行
- 崆峒不合识东坡,骄气百年犹未磨。 -- 出自宋·曾丰·呈罗叔异三首
- 向来相访鲁东家,今来相访洛南涯。 -- 出自宋·曾丰·王元宾之子经纡道过我晋康临行赠别
- 秋途琴剑留东坰,午夜斋房发西棂。 -- 出自宋·曾丰·寿富阳宰
- 醉即拍手歌,东西卧林莽。 -- 出自明·陈宪章·和陶归田园(三首)
- 双节值新年,东风袅伎筵。 -- 出自明·吴兆·人日立春林民部宅观伎
- 南市重围压,东方千骑联。 -- 出自明·吴兆·赠妆春者
- 邻圃花迎发,东家酒送来。 -- 出自明·吴兆·过吴门访沈野范汭携酒至因赋
- 南暨宣皇化,东吴奉乃神。 -- 出自隋·佚名·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 牲硕酒旨,来东来宁。 -- 出自隋·佚名·夕月十首
- 维西有疊,维东有洗。 -- 出自隋·佚名·雨师雷神七首
- 共得烟霞径,东归山水游。 -- 出自隋··杂曲歌辞·陆州歌第二
- 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 -- 出自唐·孙逖·冬末送魏起居赴京
- 北极丝纶句,东垣翰墨踪。 -- 出自唐·令狐楚·南宫夜直宿,见李给事封题,其所下制敕知奏
- 年光与人事,东去一声声。 -- 出自唐·薛莹·江山闲望
- 北巡初避暑,东祠已祈年。 -- 出自明·高启·上之回
-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 出自明·高启·节妇吟
- 金华秀出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 -- 出自明·高启·赠金华隐者
- 妫蜼子,便欲东游渡弱水,沐发沧海朝阳盆。 -- 出自明·高启·妫蜼子歌为王宗常赋
- 师当重见寻,东皋一舒啸。 -- 出自明·高启·答衍师见赠
- 风吹峨眉云,东依此山住。 -- 出自明·高启·龙门飞来峰
- 中原未失鹿,东海方横鲸。 -- 出自明·高启·感旧酬宋军咨见寄
- 清辉泛悠悠,东与前溪合。 -- 出自明·高启·泛南溪(二首)
- 翰林才子山东李,每进新词蒙上喜。 -- 出自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时至正己亥岁
- 清晖泛悠悠,东与班溪合。 -- 出自明·高启·剡原九曲(九首)
- 年来只念江东去,下马碑阴看色丝。 -- 出自明·高启·感怀次蔡参军韵
-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毛公坛
- 北阙望不见,东风呼弗来。 -- 出自宋·晁说之·感事
- 此身却似城东柳,惜别伤离不自愁。 -- 出自宋·晁说之·偶书
- 相思出苦泪,东汉太丘孙。 -- 出自宋·晁说之·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
- 为君相遇在东州,与我中分万斛愁。 -- 出自宋·晁说之·送曹资深受代还京兼简刘养正
- 北斗垂几尺,东京路几千。 -- 出自宋·晁说之·将为枝江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