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6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退之何可骂,东野何可欺。 -- 出自唐·刘叉·答孟东野
-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 出自唐·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 余及尔皆亡,东西各异居。 -- 出自唐·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
- 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 -- 出自宋·寇准·归州留别傅君
- 将云带月入东门。 -- 出自宋·毛滂·浣溪沙
- 阿谁追路问东君,祗有青青河畔草。 -- 出自宋·毛滂·玉楼春
- 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 -- 出自宋·毛滂·玉楼春
- 幽艳为谁妍,东篱下、却教醉倒渊明。 -- 出自宋·毛滂·八节长欢
- 如今佩犊老东冈,杏花菖叶催田事。 -- 出自宋·毛滂·早春
- 紫芝秀眉宇,东野凛长松。 -- 出自宋·毛滂·寄曹子方使君
- 万物之命悬东风,谁云兰台敢争雄。 -- 出自宋·毛滂·东风辞
- 孤云亦何心,东风复吹去。 -- 出自宋·毛滂·赠别讲僧若水
- 一蠡渡长淮,东望迦叶峰。 -- 出自宋·毛滂·送僧觉归上饶
- 束书却入国东门,觚棱瑞日明书笈。 -- 出自宋·毛滂·呈蔡内翰
- 花开花落古东溪,賸馥残膏今在谁。 -- 出自宋·毛滂·僧惠澄从余学诗
- 多士扬眉诣东合,真人拱手倚南山。 -- 出自宋·毛滂·上执政
- 波浪溅旌旗,东浮竭禹祠。 -- 出自宋·魏野·陪乔职方泛舟之三门竭禹祠
- 夏禹功如小,东溟位岂尊。 -- 出自宋·魏野·三门留题
- 未谐亲谢去,东望但踌蹰。 -- 出自宋·魏野·谢王太博惠书
- 南牧虽无也,东封合有之。 -- 出自宋·魏野·乙巳岁郊天后作
- 使星南楚转东瓯。 -- 出自宋·韩元吉·南柯子/南歌子
- 束刍催老泪,东与大江流。 -- 出自宋·韩元吉·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 九原宁可作,东望益潸然。 -- 出自宋·韩元吉·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 玉堂待草山东诏,解缆春江莫放迟。 -- 出自宋·韩元吉·季元衡寄示三池戏藁
- 有如千黑鱼,东西转桥矼。 -- 出自宋·韩元吉·李仲镇懒窠
- 少年薄宦几东西,送汝临岐意尚迷。 -- 出自宋·韩元吉·送泽赴新涂尉
- 妙龄嘉誉满东东,晓接甘泉豹尾中。 -- 出自宋·韩元吉·刘子宣侍郎挽词
-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 -- 出自宋·刘辰翁·念奴娇·沧洲一叶
- 渺人间、南北东西,平芜烟远。 -- 出自宋·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
- 蟠桃只在屋东头,庆西母、年开八。 -- 出自宋·刘辰翁·鹊桥仙·看人掷果
- 偶然入手送东阳,便看取、薰时清适。 -- 出自宋·刘辰翁·鹊桥仙·乘鸾著色
- 探梅有约城东道。 -- 出自宋·刘辰翁·玉楼春
- 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 -- 出自宋·刘辰翁·高阳台·雨枕莺啼
- 梅花信信望东风,须待公归香满路。 -- 出自宋·刘辰翁·归朝歌
- 朝辟东斋广东阁,夜看南极照南园。 -- 出自宋·刘过·代寿韩平原
- 低头欲拜无东野,满耳惟闻说项斯。 -- 出自宋·刘过·寄吕英父
- 自甘商皓来东阁,敢怨陈登卧上床。 -- 出自宋·刘过·寄潘文叔
- 十年南北走东西,豪气峥嵘老不衰。 -- 出自宋·刘过·挂搭松窝
- 倦行老矣偏东南,最后青原识正庵。 -- 出自宋·刘过·与青原正庵老
- 阴得遍,岭西东。 -- 出自宋·张孝祥·鹧鸪天·去日清霜菊满丛
- 溪西竹榭溪东路。 -- 出自宋·张孝祥·虞美人·溪西竹榭溪东路
- 最堪惆怅是东栏。 -- 出自宋·张炎·浣溪沙
- 只留一路过东风。 -- 出自宋·张炎·南歌子·窗密春声聚
- 奈如今已入东风睫。 -- 出自宋·张炎·淡黄柳·楚腰一捻
- 乍润入芳草,东风吹雨。 -- 出自金·吴激·瑞鹤仙 寄友人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
- 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 -- 出自清·谭嗣同·别意
- 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 -- 出自唐·鲍溶·感怀
- 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 出自唐·鲍溶·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 西母持地图,东来献虞舜。 -- 出自唐·鲍溶·怀仙二首
- 野人为此多东望,云雨仍从海上来。 -- 出自唐·鲍溶·寄海陵韩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