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3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抛舍东山岁月遥,几施经略挫雄豪。 -- 出自唐·孙元晏·晋·蒲葵扇
-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 出自唐·韩溉·松
- 南北东西事,人间会也无。 -- 出自唐·沈麟·送道士曾昭莹
- 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 出自唐·蒋吉·闻歌竹枝
- 扰扰东西南北情,何人于此悟浮生。 -- 出自唐·戴衢·下第夜吟
- 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 出自唐·唐尧客·大梁行
- 晓日东楼路,林端见早梅。 -- 出自唐·郑述诚·华林园早梅
- (下第东归,见《海录碎事》)架上紫衣闲不著,案头金字坐长看。 -- 出自唐·郑遨·与罗隐之联句
- 裴回东南望,双泪空沾衣。 -- 出自唐·廉氏·怀远
- 野径东风起,山扉度日开。 -- 出自唐·灵一·春日山斋
- 碧山东极海,明月高升天。 -- 出自唐·灵澈·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
- 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 -- 出自唐·清江·湘川怀古
- 庐岳东南秀,香花惠远踪。 -- 出自唐·无可·寄题庐山二林寺
- 山限东西寺,林交旦暮钟。 -- 出自唐·无可·寄题庐山二林寺
- 车马东门别,扬帆过楚津。 -- 出自唐·无可·送韩校书赴江西
- 此会东西去,堪愁又隔年。 -- 出自唐·无可·秋暮与诸文士集宿姚端公所居
- 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 -- 出自唐·广宣·九月菊花咏应制(一作清江诗)
- 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 -- 出自唐·栖白·经废宫
- 布褐东南隐,相传继谢敷。 -- 出自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
- 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 出自唐·栖蟾·游边
-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 -- 出自唐·玄宝·路
- 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 -- 出自唐·南唐失名·月
- 鸦鸣东牖曙,草秀南湖春。 -- 出自唐·神迥·句
- 今日东渐桥下水,一条从此镇常清。 -- 出自唐·张辞·上盐城令述德诗
- 南北东西路,人生会不无。 -- 出自唐·沈廷瑞·赠僧昭莹
- 玉魄东方开,嫦娥逐影来。 -- 出自唐·春台仙·游春台诗
- 莫言东海变,天地有长春。 -- 出自唐·李公佐仆·留诗
- 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 -- 出自唐·许学士·天关回到世吟
- 还吴东去过澄城,楼上清风酒半醒。 -- 出自唐·苏检·与夫同咏诗
- 千帆东下势连樯,控带河山自一方。 -- 出自宋·李兼·回次采石
- 诚富东山兴,须陟中台庸。 -- 出自唐·尉迟汾·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
- 恰信东君神妙手。 -- 出自元·许有壬·蝶恋花·九陌千门新雨后
- 桃李东风不耐。 -- 出自元·许有壬·如梦令·桃李东风不耐
- 压尽东华尘土,湛冰壶、九重清晓。 -- 出自元·许有壬·水龙吟 喜雨用郑彦章韵
- 名袭东都,侯封违命,赢得兴亡流转。 -- 出自元·许有壬·齐天乐 天津桥次韵
- 帘卷东风深院悄。 -- 出自元·赵雍·蝶恋花·枝上流莺千啭巧
- 幽轩东面灵岩麓。 -- 出自元·沈禧·菩萨蛮 灵严岚翠
- 笠泽东头,翠竹渔庄,沧洲钓船。 -- 出自元·谢应芳·沁园春 自述
- 老我东门,瓜也无心种。 -- 出自元·谢应芳·点绛唇 初度作
- 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 -- 出自元·谢应芳·水调歌头 寄江叔廉
- 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浦,舣棹听渔讴。 -- 出自元·谢应芳·水调歌头 洪武九年秋,余下居千墩,尝作水
- 拂袖东胶,出门西笑,莫恋故园松菊。 -- 出自元·谢应芳·苏武慢 赠徐伯枢
- 可是东君不惜春。 -- 出自元·谢应芳·忆王孙 和熊元修苏州感兴
- 脱屣东华尘,结庐太湖滨。 -- 出自元·谢应芳·具区耕隐歌为盛征士作
- 侬住东吴震泽州。 -- 出自元·赵孟*·渔父词
- 谁在东山深处卧。 -- 出自元·梁寅·天仙子 苦热
- 云起东峰日坠西。 -- 出自元·梁寅·采桑子 孟夏
- 门掩东风春又老。 -- 出自元·邵亨贞·清平乐 梨花
- 只怕东山,兴来还又起。 -- 出自元·邵亨贞·齐天乐 寄张翔南
- 立马东风,送人南浦,认得当年杨柳。 -- 出自元·邵亨贞·齐天乐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