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3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 出自宋·陈普·姚国秀十咏·东塾
- 睢阳东苑三百里,中山后宫三百人。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伏生
- 二老东来元并辔,马前何害不相知。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尚父伯夷
- 鹤发东宫体孝文,明堂服色谩云云。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董仲舒三首
- 一炬东来烧不了,更劳墓上牧羊人。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秦皇
- 竭到东南无力了,一分宽处是规模。 -- 出自宋·邓林·送徐榷院奉户檄之九江等郡
- 万里东风故国情,十年几度凤凰城。 -- 出自宋·邓林·春夕旅怀
- 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著鞋水上立。 -- 出自宋·释宝印·偈颂十五首
- 南北东西几路头,来来同载一扁舟。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月过东西浦,江分远近山。 -- 出自宋·释斯植·金陵怀古
- 那忍东风里,凄凉上客衣。 -- 出自宋·释斯植·子规
- 赵州东壁挂葫芦,观音院里有弥勒。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听它东去又西去,谁管漫天鼓黑风。 -- 出自宋·释惟一·虚舟
- 南北东西谁定准,无穷天地始知名。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连墙东郭倦追寻,高卧毗耶老病侵。 -- 出自宋·杨时·送陈几叟南归
- 扁舟东下几时还,一席飞帆插羽翰。 -- 出自宋·杨时·过七里濑
- 龙泓东注海波涌,玉女翠拥秋云松。 -- 出自宋·杨时·游武夷
- 结庐东山阿,屹然俯全闽。 -- 出自宋·杨时·藏春峡·咏归堂
- 且将东观编摩手,来作南康拊字官。 -- 出自宋·曾丰·随牒至南康军呈李宰四首
- 公之东矣,蜀人是恋,潭人是羡。 -- 出自宋·曾丰·公迈何遄
- 家据东床官北关,腰钱骑鹤更何人。 -- 出自宋·曾丰·癸卯与宋尧夫集于豫章之贡院既别尧夫就亲南
- 发缆东流岸。 -- 出自宋·曾丰·别陆德隆黄叔万
- 特地东游访祖师,东人占了钵和衣。 -- 出自宋·曾丰·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 舌卷东南诸海水,胸罗西北一天星。 -- 出自宋·曾丰·赠阴阳家聂蒙德
- 地形东带越,山势右襟吴。 -- 出自宋·曾丰·经从两浙
- 长卿东望轻云梦,太史南游小祝融。 -- 出自宋·曾丰·至衡阳谒提刑范右司东叔同年兄二首
- 曾谓东风意向偏,也从僻处放春妍。 -- 出自宋·曾丰·颓春涉途
- 昔者东篱饮,百榼醉如泥。 -- 出自明·陈宪章·和陶饮酒
- 朝从东皋耕,夕望西岩归。 -- 出自明·陈宪章·和陶归田园(三首)
- 碧草东西埭,黄鹂远近山。 -- 出自明·陈宪章·南归寄乡书(七首)
- 捕鲽东海,搴茅南山。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翳我东土,山川相望。 -- 出自隋·佚名·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 惟时东作,祀事迺饬。 -- 出自隋·佚名·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 日在东陆,维时上辛。 -- 出自隋·佚名·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
- 笔兹东土,含润无疆。 -- 出自隋·佚名·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
- 祐于东方,永施厥仁。 -- 出自隋·佚名·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
- 肃肃东朝,帝隆孝治。 -- 出自隋·佚名·绍兴十年发皇太后册宝八首
- 归于东朝,含饴燕息。 -- 出自隋·佚名·绍兴十年发皇太后册宝八首
- 礼行东朝,乐奏大吕。 -- 出自隋·佚名·绍兴十年发皇太后册宝八首
- 我宅东南,回复万里。 -- 出自隋·佚名·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 气迎东郊,蛰户咸春。 -- 出自隋·佚名·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 平秩东作,种献种穋。 -- 出自隋·佚名·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 竭力东城,以身死难。 -- 出自隋·佚名·内使黄公
- 千里东归客,无心忆旧游。 -- 出自隋··杂曲歌辞·伊川歌第四
- 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 -- 出自清·黄景仁·安庆客舍
-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 出自·郁达夫·钓台题壁
- 莫笑东坡管闲事,细将红叶写将来。 -- 出自宋·胡铨·示公冶
- 汴水东边杨柳花,春风散入五侯家。 -- 出自元·高明·题孟宗振惠麓小隐(宗振,孟后之裔)
-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 出自唐·孙逖·宿云门寺阁
- 共言东阁招贤地,自有西征谢傅才。 -- 出自唐·孙逖·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