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3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 出自唐·张九龄·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
-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 出自唐·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 挂冠东都门,采厥南山岑。 -- 出自唐·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
- 复闻东汉主,遣此南都迹。 -- 出自唐·张九龄·南阳道中作
-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 出自唐·刘禹锡·浪淘沙
- 南陌东城春草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 出自唐·刘禹锡·杨柳枝
-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 出自唐·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 出自唐·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 -- 出自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 至今东北隅,表以坛上石。 -- 出自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 昔听东武吟,壮年心已悲。 -- 出自唐·刘禹锡·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
-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 -- 出自唐·刘禹锡·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
- 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 出自唐·刘禹锡·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 出自唐·刘禹锡·寻汪道士不遇
- 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 -- 出自唐·刘禹锡·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
- 宴坐东阳枯树下,经行居止故台边。 -- 出自唐·刘禹锡·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
-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 出自唐·刘禹锡·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 俗尚东皇祀,谣传义帝冤。 -- 出自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 从此东山非昔游,长嗟人与弦俱绝。 -- 出自唐·刘禹锡·伤秦姝行
- 行子东山起征思,中郎骑省悲秋气。 -- 出自唐·刘禹锡·秋萤引
-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 出自清·曹雪芹·唐多令·粉堕百花州
-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 出自清·曹雪芹·怡红快绿
- 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 -- 出自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 主人东溪老,两耳生长毫。 -- 出自唐·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 因怀东谿老,最忆南峰缁。 -- 出自唐·岑参·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 出自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 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 -- 出自唐·岑参·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 莫道东山远,衡门在梦思。 -- 出自唐·岑参·还东山洛上作
- 胜作东征赋,还家满路辉。 -- 出自唐·岑参·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 出自唐·岑参·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 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 出自唐·岑参·升仙桥
-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 -- 出自唐·岑参·郡斋平望江山
- 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 出自唐·岑参·万里桥
- 更作东征赋,知君有老亲。 -- 出自唐·岑参·送李郎尉武康
- 帘幕东风寒料峭。 -- 出自宋·欧阳修·蝶恋花·帘幕东风寒料峭
- 偏从东面春风至。 -- 出自宋·欧阳修·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
- 惟有东篱黄菊盛。 -- 出自宋·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
- 二月东风催柳信。 -- 出自宋·欧阳修·玉楼春
- 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 出自宋·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 仙郎东路归。 -- 出自宋·欧阳修·阮郎归·浓香搓粉细腰肢
- 满眼东风飞絮。 -- 出自宋·欧阳修·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
- 泣对东风无语。 -- 出自宋·欧阳修·桃源忆故人·莺愁燕苦春归去
- 新被东风开了。 -- 出自宋·欧阳修·忆汉月·红艳几枝轻袅
- 试粉东窗待晓回,共寻春柳傍香台。 -- 出自宋·欧阳修·春日词五首
- 玉轮东来从海陬,纤霭洗尽当空留。 -- 出自宋·欧阳修·答梅圣俞莫登楼
- 江水东流不暂停,黄牛千古长如故。 -- 出自宋·欧阳修·黄牛峡祠
- 卓荦东都子,姓名闻十年。 -- 出自宋·欧阳修·送荥阳魏主簿
- 好去东篱菊,迎霜正欲开。 -- 出自宋·欧阳修·夏侯彦济武陟尉
- 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 出自宋·欧阳修·寄张至秘校
- 爱客东阿宴,清欢北海觞。 -- 出自宋·欧阳修·双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