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14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若有人兮乃在大江之南,浙河之东。 -- 出自明·刘基·青罗山房歌寄宋景濂
- 初看一发起溟徼,如曳组练来于东。 -- 出自明·刘基·为詹同文题浙江月夜观潮图
- 万树垂杨任好风,斑骓西向水田东。 -- 出自近代·苏曼殊·吴门 八
- 白妙轻罗薄几重,石栏桥畔小池东。 -- 出自近代·苏曼殊·游不忍池示仲兄
-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艋为家西复东。 -- 出自唐·张志和·渔歌子·霅溪湾里钓鱼翁
- 云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 出自唐·张志和·渔父·云溪湾里钓鱼翁
-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 出自唐·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 家近小山当海畔,身留环卫荫墙东。 -- 出自唐·戴叔伦·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
- 三楚故墟残景北,六朝荒苑断山东。 -- 出自唐·陈陶·登宝历寺阁
- 螺亭倚棹哭飘蓬,白浪欺船自向东。 -- 出自唐·陈陶·冬日暮旅泊庐陵
- 泉领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 -- 出自唐·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 一醉未醒花又落,故乡回首楚关东。 -- 出自唐·杜荀鹤·途中春
- 子细寻思底模样,腾腾又过玉关东。 -- 出自唐·杜荀鹤·长安道中有作
- 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 -- 出自唐·杜荀鹤·秋日湖外书事
-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 出自唐·权德舆·秋闺月
- 归思不离双阙下,去程犹在四明东。 -- 出自唐·陆龟蒙·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 预恐浮山归有日,载将云室十洲东。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
-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 出自唐·杜审言·大酺
- 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 -- 出自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 出自唐·李端·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 西来渐觉细尘红,扰扰舟车路向东。 -- 出自唐·张祜·平阴夏日作
- 渐入三吴烟景好,此身将过浙江东。 -- 出自宋·无名氏·浣溪沙
- 洞箫声断知何处,海山依约五云东。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霜月苦
- 无限离情似杨柳,万条垂向楚江东。 -- 出自宋·无名氏·题水心寺水轩
- 宝阁庄严金玄耀,风铃震响玉丁东。 -- 出自宋·无名氏·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经阁
- 騂牛慕孤{左犭右屯},黄犬悲东门。 -- 出自宋·梅尧臣·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二首
- 知君兄弟才名大,我愧白头辽水东。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王介甫兄弟舟次芜江怀寄吴正仲
- 郊原物老莽然中,寓兴驱车向国东。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永叔秋日东城郊行
- 涤人喜其就笼绁,遂与提携来自东。 -- 出自宋·梅尧臣·重赋白兔
- 一夕共饮斗柄北,平明已向函关东。 -- 出自宋·梅尧臣·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後戏寄
- 窗前高树有栖鹊,记取明朝飞向东。 -- 出自宋·梅尧臣·较艺将毕和禹玉
- 小谢旧城昭亭下,侵天筀竹溪西东。 -- 出自宋·梅尧臣·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
- 正类人世苦此热,声利役使亡西东。 -- 出自宋·梅尧臣·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 赫赫初出咸池中,浴光洗迹生天东。 -- 出自宋·梅尧臣·日蚀
- 不管花开与花老,明朝还去杜城东。 -- 出自宋·梅尧臣·挟弹篇
- 我家唯有一团月,挂在飕飕草屋东。 -- 出自宋·梅尧臣·重答和永叔
- 因君见赠又及此,莫怪还思涧水东。 -- 出自宋·梅尧臣·公度以余尝语洛中花品而此邦之人多不敢言花
- 雨过短亭云断续,莺啼高柳路西东。 -- 出自宋·梅尧臣·送赵谏议知徐州
- 可怜踪迹转如蓬,随例量移近陕东。 -- 出自宋·王禹偁·量移後自嘲
- 当时万骑留山麓,登临已卷长江东。 -- 出自宋·晁补之·游栖岩寺呈提刑学士毅夫兄
- 大顺胡芦尽耕稼,贼书不到秦关东。 -- 出自宋·晁补之·送龙图范丈德孺帅庆
- 三郎少日如乳虎,代父搏贼惊山东。 -- 出自宋·晁补之·赠戴嗣良歌时罢洪府监兵过广陵为东坡公出所
- 胡床收虑蹔一息,杲杲已上扶桑东。 -- 出自宋·晁补之·秋夜古风
- 朅来定坐玄犹白,捷去还忧易又东。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毅父提刑将至蒲见寄
- 直上高台延望眼,万山横浸一溪东。 -- 出自宋·朱翌·后两日叶干携酒
- 千乘莫从公子後,百壶能为故人东。 -- 出自宋·陈师道·谢人寄酒
- 叶叶霜林著意红,翩翩行骑语墙东。 -- 出自宋·陈师道·拟汉宫词三首
- 风流身致羲黄上,日夜心随汴洛东。 -- 出自宋·陈师道·寄子开
- 万木刺天元自直,丛篁侵道更须东。 -- 出自宋·陈师道·东山谒外大父墓
- 画楼著燕薰风里,杨柳藏鸦白下东。 -- 出自宋·陈师道·寄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