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13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任翻河汉风北来,终是乾坤日东出。 -- 出自宋·谌祜·句
- 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竺国太平思泛海,中华祸起向东来。 -- 出自宋·释普度·达磨赞二首
- 吟鬓一番春又半,杏花无语立东风。 -- 出自宋·释斯植·春阴书事呈正甫先生
- 圣容菩萨来西天,庐仙夏人在东土。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欲问荆人寻旧事,一江清泚自东流。 -- 出自宋·杨时·登岘首阻雨
- 佛出西方打底州,西人何用更东游。 -- 出自宋·曾丰·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 功成寄语邵氏子,有西楼后无东堂。 -- 出自宋·曾丰·寄题夏椿年赏桂楼
- 府寺有人能北事,乾坤无处不东风。 -- 出自宋·曾丰·题黄万安治东楼诗
- 五言七言句外意,千古万古江东流。 -- 出自宋·曾丰·小立赣滩崖石
- 一饭可忘公吐握,千秋遗爱广东西。 -- 出自明·陈宪章·故两广总制朱公归葬彬阳宪使陶公遣生员陈谏
- 日晚笳声咽戍楼,陇云漫漫水东流。 -- 出自隋··杂曲歌辞·入破第四
- 玉笛数声飘不住,问人依约在东头。 -- 出自唐·郑畋·初秋寓直三首
- 三月春寒雪满山,高峰遥望皖东关。 -- 出自·郁达夫·西天目妙高峰积雪未消,因两宿禅源寺内
- 江水出峡过夔州,长流直到海东头。 -- 出自明·高启·竹枝歌(六首)
- 薄俗相轻吾敢怨,鲁人犹自笑东家。 -- 出自明·高启·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 春风一曲花十八,拚得百醉玉东西。 -- 出自宋·晁说之·绝句
- 童稚欢欣学秦语,不知家世本东京。 -- 出自宋·晁说之·岁暮绝句四首
- 安得北人来见我,会须暮出水东门。 -- 出自宋·晁说之·九日戏作
- 谁敢扬舲窥北渚,便当弭节奉东皇。 -- 出自宋·晁说之·三月二日大风
- 定是军回蓟南北,宁论贼退关东西。 -- 出自宋·晁说之·夜闻乌啼
- 解缚再生有孙子,无劳倚笑上东门。 -- 出自宋·晁说之·和十二弟见降羌过洛
- 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 出自唐·高蟾·秋日北固晚望二首
-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 出自唐·沈佺期·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三章
- 樽有葡萄簪有菊,西凉州、不似东篱下。 -- 出自宋·刘克庄·贺新郎·宿雨轻飘洒
- 今岁三家村市里,故人各自西东。 -- 出自宋·刘克庄·临江仙·去岁越王台上饮
- 汉末名臣推北海,邺中才子逊东阿。 -- 出自宋·刘克庄·四和
- 骏马却还国西域,病鸱堕落屋东坑。 -- 出自宋·刘克庄·四和
- 愚不入时逃北谷,老难待漏守东华。 -- 出自宋·刘克庄·忆昔
- 子厚南宫,仲舒四掖,又报岑参东省。 -- 出自宋·刘克庄·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 上不解衣常北顾,公宜归衮勿东留。 -- 出自宋·刘克庄·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 便脱深衣笼窄袖,去参留守看东京。 -- 出自宋·刘克庄·端嘉杂诗二十首
- 万蕊千葩染似红,停杯无语恨东风。 -- 出自宋·刘克庄·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
- 八骏西游造父骖,六飞草草幸东南。 -- 出自宋·刘克庄·又闻边报四首
- 直待铺张太平了,却寻北阜与东湖。 -- 出自宋·刘克庄·喜洪君畴除工侍内制
- □□虽存阙北王,君公已陶墙东□。 -- 出自宋·刘克庄·和族兄计院二首
- 逐客挑包水榭中,忽闻乾鹊噪东风。 -- 出自宋·刘克庄·出宿环碧
- 犊鼻吾甘住南阮,狨鞍君合扈东华。 -- 出自宋·刘克庄·次朔斋鬳斋两中书韵题铁笔堂
- 早有埋辞表真曜,晚为画赞讼东方。 -- 出自宋·刘克庄·山中祠堂
- 十绝顿令侬北面,万如元住子东家。 -- 出自宋·刘克庄·赵礼部和余梅花十绝送林录参微而婉哀而不怨
- 欲卜寝丘何处是,凭高试为指东崦。 -- 出自宋·刘克庄·邹莆田见传葬书
- 丞相宅曾住南郭,鼎魁坊止在东家。 -- 出自宋·刘克庄·广州劝驾一首
- 巢岸南分战鸟山,水云程尽到东关。 -- 出自唐·李涉·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
- 喜得直庐新内阁,梦成同舍旧东都。 -- 出自宋·曾几·寄何晋之真阁
- 梅熟应同儿辈吃,有兄八十信东吴。 -- 出自宋·曾几·食杨梅三首
-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 -- 出自唐·赵嘏·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 玄发侵愁忽似翁,暖尘寒袖共东风。 -- 出自唐·赵嘏·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
- 惆怅晋朝人不到,谢公抛力上东山。 -- 出自唐·赵嘏·翡翠岩
-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 出自唐·赵嘏·赠别
- 尽把归心付红叶,晚来随水向东流。 -- 出自唐·赵嘏·经汉武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