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12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 -- 出自宋·陆游·送潘德久使蓟门
- 姓名未死终磊磊,要与此江东注海。 -- 出自宋·陆游·登灌口庙东大楼观缗江雪山
- 万钱近县买黄犊,襏襫行当东作时。 -- 出自宋·陆游·农舍
-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 -- 出自宋·陆游·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
- 风驱雨压无浮埃,骖騿千骑东方来。 -- 出自宋·陆游·和范舍人永康青城道中作
- 从军昔戍南山边,传烽直照东骆谷。 -- 出自宋·陆游·冬夜闻雁有感
- 酒酣忽作檀公策,间道绝出东关城。 -- 出自宋·陆游·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
-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 出自宋·陆游·赏山园牡丹有感
- 明朝解酲不用酒,起寻百亩东湖竹。 -- 出自宋·陆游·忆唐安
- 明朝笑谓同载客,有脚莫踏东华尘。 -- 出自宋·陆游·自山中泛舟归郡城
- 雪花如席登祁连,归来却看东封年。 -- 出自宋·陆游·月下野步
- 白日沦西阿[1],素月出东岭。 -- 出自魏晋·陶渊明·杂诗 其二
- 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 -- 出自宋·柳永·木兰花/玉楼春
-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 出自魏晋·曹操·陌上桑
-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 出自先秦·屈原·九章之三 哀郢
- 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 -- 出自唐·李贺·六月
-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 出自唐·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 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梢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班骓。 -- 出自唐·李贺·夜坐吟
-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 出自唐·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 洞庭浪与天地白,尘昏万里东浮眼。 -- 出自宋·王安石·送春
- 咨予後会恐不数,魂梦久向东南驰。 -- 出自宋·王安石·和刘贡甫燕集之作
- 退之道此尤俊伟,当镂玉牒东燔柴。 -- 出自宋·王安石·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 建隆天飞跨两海,南发交广东温台。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东西墙。 -- 出自唐·刘禹锡·墙阴歌
-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 -- 出自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 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 -- 出自宋·欧阳修·雨中花/夜行船
- 今来寂寞西冈口,秋尽不见东篱花。 -- 出自宋·欧阳修·寄圣俞
- 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柰东风吹。 -- 出自宋·欧阳修·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
- 河决三门合四水,径流万里东输海。 -- 出自宋·欧阳修·巩县初见黄河
- 新阳渐动爱日辉,微和习习东风吹。 -- 出自宋·欧阳修·永阳大雪
- 忆予驱马别家去,去时柳陌东风高。 -- 出自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
-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 出自宋·秦观·送乔布圣
-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 -- 出自唐·温庭筠·夜宴谣
- 赤丸才向西山没,白丸又向东山出。 -- 出自宋·杨万里·行路难五首
- 初程道是穷忙著,且宿东山东复东。 -- 出自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 身行楚峤远更远,家寄秦淮东复东。 -- 出自宋·杨万里·风花
- 诗成却问题诗处,正在东山东复东。 -- 出自宋·杨万里·寄题刘元朋环翠阁二首
- 少陵一语君知麽,不见堂前东逝波。 -- 出自宋·杨万里·留萧伯和仲和小饮二首
- 三韩万里半天松,方丈蓬莱东复东。 -- 出自宋·杨万里·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新松实
- 新年乘兴看春风,来过垂虹东复东。 -- 出自宋·杨万里·月夜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南头四首
- 老夫惊倒卷帘看,白浪飞从东海来。 -- 出自宋·杨万里·渎头阻风
- 芙蓉照波上下红,琅玗绕屋东西翠。 -- 出自宋·杨万里·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潜,子直,材翁
- 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 出自宋·杨万里·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 半生随在红尘中,浮家东吴东复东。 -- 出自宋·杨万里·平望夜景
- 收风拾雨猝无策,如何乞得东方白。 -- 出自宋·杨万里·宿潭石步
- 千山万水略行遍,一锥卓住东洋岸。 -- 出自宋·杨万里·寄题赵漕秘阁东山堂
- 向来寄我南楼赋,不减古人东武吟。 -- 出自宋·杨万里·送李伯珍主管西归
- 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 -- 出自宋·杨万里·题南海东庙
- 乃是国子先生赠诗卷,笔下东风随手转。 -- 出自宋·杨万里·谢谭德称国正惠诗
-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 出自宋·朱淑真·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