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10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北方一日,南方一日,共东西、四方交日。 -- 出自元·丘处机·解冤结 觅饭
- 却教居海北,未许过山东。 -- 出自元·尹志平·临江仙 李行省请予往山东葬三师,燕京道众
- 从来不识司香尉,只仗东皇雨露恩。 -- 出自清·张问陶·梅花
- 儿童骑马寻亡牯,只在东沟西谷边。 -- 出自清·乾隆·过蒙古诸部落
- 青山西北净无埃,风自东南远海来。 -- 出自·老舍·游秦皇岛
- 扬眉晓日青春再,拂发东风白鬓迟! -- 出自·老舍·致章老
- 一春螺黛浑无用,付与东风染柳条。 -- 出自宋·真山民·春闺词
- 绿阴留我立,清晓小阑东。 -- 出自宋·真山民·春晓园中
- 南山一判不可改,昨夜东坛闻止戈。 -- 出自明·李东阳·若虚诗来欲平马讼五叠韵答若虚并柬文敬佩之
- 白洲乃欲卖我马,却付东邻酒家簿。 -- 出自明·李东阳·若虚诗来欲平马讼五叠韵答若虚并柬文敬佩之
- 小臣瞻拜地,江汉亦朝东。 -- 出自明·李东阳·南京谒孝陵有述
- 壬辰七月壬子日,大风东来吹海溢。 -- 出自明·李东阳·风雨叹(吴江舟中作)
- 星躔环斗极,王气绕江东。 -- 出自明·李东阳·重谒孝陵有述
- 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 出自明·李东阳·厓山大忠祠(二首)
- 南风吹送北河舟,有女东来慰白头。 -- 出自明·李东阳·闻孔氏女至
- 身如元亮归田日,诗似东坡过岭年。 -- 出自明·李东阳·寄庄孔旸(二首)
- 柳花如雪满春城,始听东风第一声。 -- 出自明·李东阳·黄莺
- 青衫黄帽插花去,知是东家新妇郎。 -- 出自明·李东阳·茶陵竹枝歌(十首)
- 回首夕阳都落尽,忽然东向数峰明。 -- 出自宋·白珽·湖居杂兴八首
- 马尘追逐下关头,北望东屯转山坂。 -- 出自宋·白巽·东屯行
-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 出自清·李鸿章·赴试途中有感
- 谁知春晚周郎老,更与东皇乞好风。 -- 出自清·曾国藩·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 纷纷节候尽平常,西舍东家底事忙? -- 出自清·曾国藩·岁暮杂感十首
- 吴岫南从京口出,蜀江东赴海门流。 -- 出自宋·鲍寿孙·平山
- 地寒燕谷须钧播,挥手东风造化仁。 -- 出自宋·冰壶·寿右丞相
- 犹恐北来冈皁浅,太行东抱故孱颜。 -- 出自宋·并叙·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 出自宋·陈普·历代传授歌
-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 出自宋·陈普·历代传授歌
- 银峰百草皆何私,邀得东风来独早。 -- 出自宋·陈普·代寿德兴尹
- 霞边鹜表见罗浮,左右东南数十州。 -- 出自宋·陈普·和叔父九日后楼集
- 道在不系后与前,日月东出开群蒙。 -- 出自宋·陈普·夜台
- 遂令四书满天下,西被东渐出九服。 -- 出自宋·陈普·劝学
- 扬旌北向顾南州,牧马东行向北愁。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曹操七首
- 若非所性元趋下,料可东西决得不。 -- 出自宋·陈普·孟子·湍水
- 鱼龙不隔蓬莱路,方有东门逐兔期。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李斯三首
- 君侧此时三四辈,盍移东海换江都。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武帝
- 谁是孔明西道主,敢将东客罪西人。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法正
- 怀恩马柳志何卑,挟恨东堂德愈衰。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何无忌
- 军中如意挥诸将,依约东山啸咏兄。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谢安
- 不应轻信双青鸟,便遣东都事业休。 -- 出自宋·邓林·邓郁
- 此身肯许兜鍪夫,猛为东昏判一死。 -- 出自宋·邓林·玉儿
- 小亭寂寞斜阳里,一阵东负过木香。 -- 出自宋·释斯植·西湖晚望
- 今岁今宵尽,日日日从东畔出。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四首
- 霜前结子须弥大,压倒东西浙五家。 -- 出自宋·释惟一·寄天宁雪庭
- 大道玄门几百般,不拘东西及南北。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中秋八月祥风遍,慢上东轮云游转。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更能通得华池妙,南北东西不可当。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不问扬澜与彭浪,翩然东下日千艘。 -- 出自宋·杨时·过兰溪
- 南来摸索子长胸,已有东坡独秀峰。 -- 出自宋·曾丰·随牒至南康军呈李宰四首
- 君今得我玉嶙峋,附搭东艘过七闽。 -- 出自宋·曾丰·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