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个字的诗句
下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最苦哀箫老松下,漫漫瞿麦雪平田。 -- 出自宋·林亦之·陈仲罕母挽词
- 丹井西头曲堆下,更烦岁晚定疎篱。 -- 出自宋·林亦之·寄表弟章由之为理曲堆屋庐
- 秋风癸亥古桐下,多少行人泪眼盈。 -- 出自宋·林亦之·黄司业挽词
- 功成勇退东篱下,不逐春红相牡丹。 -- 出自宋·凌云屋·太师菊
- 孔曾有道官天下,韩柳无文世子孙。 -- 出自宋·刘镗·句
- 争如兀坐茅檐下,得见凌云五凤楼。 -- 出自宋·刘天麟·题黄子中南陂集
- 水绕桃源堤上下,花迷金谷路高低。 -- 出自宋·刘壎·句
- 取士无取名,名下非真士。 -- 出自宋·刘应时·感事赠周子寿二首
- 九衢多雨后,庭下草痕新。 -- 出自宋·刘植·喜曹东畎迁大理寺簿
- 不妨细读丰碑下,墨本空看几白头。 -- 出自宋·留筠·舟还浯溪再留二绝
- 独谙郎食性,厨下自调羹。 -- 出自宋·龙辅·送外
- 起来慵刺绣,窗下理菖蒲。 -- 出自宋·龙辅·睡起
- 秋香无比魁天下,仙种非凡□月中。 -- 出自宋·楼楚材·句
- 屋头草木长,窗下儿女语。 -- 出自宋·楼璹·织图二十四首·喂蚕
- 吴儿歌採桑,桑下青春深。 -- 出自宋·楼璹·织图二十四首·採桑
- 何当迎{上竹下ナ下乂}前,相逢嘲饭颗。 -- 出自宋·陆经·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
- 简易以便民,上下交相孚。 -- 出自宋·陆九渊·挽石子重
- 叶展圆盘如许下,丝连曲柄更能长。 -- 出自宋·陆文圭·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
- 我行涉其颠,忽下润井中。 -- 出自宋·陆文圭·甲子三月一日出白羊门交游茅山诗
- 语言声律未易下,嗟吾楚产学北方。 -- 出自宋·陆文圭·壬申冬晦叔译归别小诗奉钱
- 闯门无杂宾,铃下生蛛丝。 -- 出自宋·陆文圭·寿理伯雍同知
- 山间童负儿,台下人拾帽。 -- 出自宋·陆文圭·送徐允伯
- 谁能题诗墓柏下,使两仙翁起九泉。 -- 出自宋·陆文圭·题程子弃少监家藏二诗遗墨
- 乘车戴笠高与下,倚樽看镜今非昔。 -- 出自宋·陆文圭·和曹士开侍御见寄韵
- 当暑归来憩其下,俯仰陈迹心茫然。 -- 出自宋·陆文圭·送仲华葛兄
- 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 出自宋·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 市声初散帘欲下,龟荚未收客下马。 -- 出自宋·陆文圭·赠张明德星士
- 遗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万古春。 -- 出自宋·陆文圭·题王复初所藏子昂临禊帖
- 饮闻巫山妙天下,今诵公诗如见之。 -- 出自宋·闾丘泳·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廛中识梅福,帘下得严君。 -- 出自宋·吕祖谦·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
- 不用赤囊来塞下,可须羽檄报军前。 -- 出自宋·马之纯·烽火台
- 三阁连延须在下,层城突兀亦居低。 -- 出自宋·马之纯·齐云观
- 岂知黄纸新书下,还送青氊旧物来。 -- 出自宋·马遵·再入台作
- 船户平居两山下,图经分载几州中。 -- 出自宋·梅询·吴江太湖笠泽虹桥
- 临风笑欲垂阳下,重解连环寄所思。 -- 出自宋·缪鉴·咏妓
- 当时威势振天下,不言惨毒民嗟咨。 -- 出自宋·莫济·次韵梁尉秦碑
- 为喜彩衣还膝下,椒柈趁得颂花时。 -- 出自宋·牟巘五·次韵寄史彦明
- 腊前春讯息,林下玉精神。 -- 出自宋·潘玙·山圃梅
- 若能忘物我,天下尽平衢。 -- 出自宋·彭龟年·燕居十六首
- 急把丐閒书报下,此行犹足律贪人。 -- 出自宋·彭龟年·送郑尚书守建安十首
- 岂惟宰一邑,天下亦如此。 -- 出自宋·彭龟年·送庐陵李宰养直之官兼呈刘寺簿四首
- 延英奏对刻易下,囊封且说江南贫。 -- 出自宋·彭龟年·送赵使君老父吟
- 篱边尚有余香下,兰茁新芽长进麽。 -- 出自宋·钱时·寄家书有怀岁寒五友二首
-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到而今无暂停。 -- 出自宋·钱时·机舂歌
- 千岩林木沟渠下,万顷沧田指掌间。 -- 出自宋·钱文婉·白石岩
- 庐山景物绝天下,盍倒尊罍醉坐宾。 -- 出自宋·钱闻诗·云锦阁
- 当时寂寞孤山下,两句诗成万古名。 -- 出自宋·钱选·题观梅图
- 疏桐清露中庭下,泪洒西风为一弹。 -- 出自宋·钱选·中秋月
- 却忆姚家古藤下,鸟巾挂了旦眠酣。 -- 出自宋·丘葵·移居
- 恐伤阿{上弥下女}意,不敢寄家书。 -- 出自宋·丘葵·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