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个字的诗句
下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年来纳组去,林下得身还。 -- 出自宋·蒋堂·溪馆二首
- 十年始得拜车下,若出秽薮游飞僊。 -- 出自宋·金君卿·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 身虽闤{上门下贵}中,耻与喧嚣接。 -- 出自宋·金君卿·赠僧惟益
- 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 -- 出自宋·金履祥·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 时行时止石高下,或见或闻云有无。 -- 出自宋·金履祥·洞山十咏·五叠泉
- 夜深只见灯高下,春尽不知人往还。 -- 出自宋·乐诏·句
- 胸中有泾渭,笔下足波涛。 -- 出自宋·李处权·再和
- 灯前见修竹,月下闻清磬。 -- 出自宋·李处权·陪约之宿东禅
- 参差透影微日下,淅沥生籁长颸回。 -- 出自宋·李处权·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飞来峰
- 悟了更须坐,壁下三十年。 -- 出自宋·李处权·戏赠巽老
- 君不见孟尝门下客三千,此日冯讙正弹铗。 -- 出自宋·李处权·观渔
- 克己而复礼,天下皆归仁。 -- 出自宋·李处权·潜心斋
- 庭中生玉树,池下出龙泉。 -- 出自宋·李处权·行之金部既获奉祠之请归赴大阮之约诗以高之
- 玉粒渐满房,露下期采折。 -- 出自宋·李复·种罂粟
- 云昏雾暗天驷下,星宫夜失房宿尊。 -- 出自宋·李复·按视沙苑
- 今忽掀阜乱,高下眩人目。 -- 出自宋·李复·观西华摧
- 朝辞承明殿,暮下金马门。 -- 出自宋·李复·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辞
- 野旷衣润露已下,回寻归径登故畦。 -- 出自宋·李复·西洨晚归
- 初瞻玉节星轺下,俄见铭旌粉篆斜。 -- 出自宋·李复·哀秦金部
- 称稻满南泽,露下稻已黄。 -- 出自宋·李复·郊居五首
- 帘间稀去燕,枕下即鸣虫。 -- 出自宋·李覯·夏日雨中
- 为忆长安瞻日下,欲寻蓬岛向鳖头。 -- 出自宋·李覯·和游丹霞有怀归之意
- 太王姜女来岐下,应不相将坠井泉。 -- 出自宋·李覯·景阳宫井
- 哀哉氓{上山下虫}{上山下虫},托身釜鬲惟蒸炊。 -- 出自宋·李覯·闵雨诗
- 帝心仁且信,临下固不疑。 -- 出自宋·李覯·闵雨诗
- 日影碎如秋树下,雨声初似夜般中。 -- 出自宋·李覯·蓬屋
- 他年名粗立,林下愿相亲。 -- 出自宋·李覯·送沈郎中
- 只恐诏书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黄。 -- 出自宋·李覯·送黄承伯
- 地貯金丹藏箬下,芝翻白鼠走岩前。 -- 出自宋·李彙·游洞霄
- 碑端语云云,碑下冢累累。 -- 出自宋·李谨思·王以道三丧未举
- 胸中叠厅浇不下,旁人已潮红满腮。 -- 出自宋·李若水·开德天王台诗
- 记取鲁人学柳下,不须辞米赋归欤。 -- 出自宋·李若水·寄题艾惠夫容膝轩诗
- 西风落日东篱下,薄倖三郎知不知。 -- 出自宋·李山节·咏杨妃菊
- 白麻诏自日边下,紫府人从春际来。 -- 出自宋·李商叟·寿周少保
- 尽道玺书十行下,胜如琴殿五弦薰。 -- 出自宋·李思衍·世子和前韵有自顾不才惭锡士只缘多病欠朝天
- 我欲築室祠其下,以愧知己忘物者。 -- 出自宋·李肖龙·题潭然公旧址
- 款识或可辨,上下试与探。 -- 出自宋·李薰·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韵得三字佛龛多题名韦独
- 眼前皆胜境,门下尽名流。 -- 出自宋·李宗谔·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
- 渔舠数百集其下,瞥然来往一叶轻。 -- 出自宋·连庠·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 云中徒矫首,露下空长吟。 -- 出自宋·梁该·月夜怀要叔刚
- 倚楼独何为,尚下忧国泪。 -- 出自宋·梁介·南定楼
- 紫帽峰前双鹭下,几多清兴满沧洲。 -- 出自宋·梁克家·次陈休应烹茗廓然亭见送韵
- 航快远随飞鸟下,树秾阴覆酒樽凉。 -- 出自宋·梁知录·廊然亭
- 方瞳皓豁小天下,仙隐清越非人间。 -- 出自宋·林迪·大涤洞天留题
- 今年同听处,吴下未归人。 -- 出自宋·林昉·同郑鲁望听杜鹃
- 烟中犹仿佛,月下最分明。 -- 出自宋·林昉·闻子规
- 脱巾坦腹卧其下,此身直与渊明俦。 -- 出自宋·林放·东山高卧
- 落絮有情风上下,好花无语日东西。 -- 出自宋·林概·剡郊野思
- 道旁有抵璧,天下轻结绿。 -- 出自宋·林光朝·送别姚国博知处州分韵得绿字
- 羽衣人已化,无下问殊庭。 -- 出自宋·林景英·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