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6个字的诗句
下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缓带对藜羹,下箸免促迫。 -- 出自宋·司马光·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 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 -- 出自宋·司马光·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 时逢志所惬,下榻同欢如。 -- 出自宋·司马光·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异堂
- 不待珍羞方下箸,只将佳景便娱宾。 -- 出自宋·司马光·和潞公真率会诗
- 愚夫犹乐育,下客愈撝谦。 -- 出自宋·司马光·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 出自宋·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 家在画桥堤下住。 -- 出自宋·张先·菊花新·堕髻慵妆来日暮
- 今夜掩妆花下语。 -- 出自宋·张先·怨春风/一斛珠
- 你更看、蛾眉下秋水。 -- 出自宋·张先·雨中花令·近鬓彩钿云雁细
- 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 -- 出自唐·徐凝·金谷览古
- 上有汉武皇,下有卓文君。 -- 出自明·汤显祖·相如
- 金神按节,先下弦、一夕分明秋色。 -- 出自元·元好问·念奴娇·金神按节
- 好在半山亭下路,闻未老,去来休。 -- 出自元·元好问·江城子·草堂潇潇淅江头
- 想到都门南下望,金缕暗,玉钗斜。 -- 出自元·元好问·江城子·河堤烟树渺云沙
- 恨杀芙蓉城下客,不借青鸾。 -- 出自元·元好问·浪淘沙·金翠画屏山
-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 出自元·元好问·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 昨日海棠窠下,今朝芍药香中。 -- 出自元·元好问·朝中措 效俳体
-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 出自元·元好问·游黄华山
-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 -- 出自元·元好问·游黄华山
- 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 出自元·元好问·古鸟夜啼 玉簪
- 昨夜半山亭下醉,洼尊今日留题。 -- 出自元·元好问·临江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 竹里蓝田山下,草阁百花潭上,千古烟霞。 -- 出自元·元好问·水调歌头 长寿新齐
- 也待不来花下醉,嫌笑杀,洛阳人。 -- 出自元·元好问·江城子 赋牡丹(原无题,据凌张诸本补)
- 无为澹容一下。 -- 出自南北·谢朓·和王中丞闻琴诗
-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 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 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 -- 出自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 分首不辞多下泪,回头唯恐更消魂。 -- 出自唐·韦庄·江南送李明府入关
- 掺袂客从花下散,棹舟人向镜中归。 -- 出自唐·韦庄·酬吴秀才霅川相送
- 笑指孩儿桥下水,雨晴漂出满城花。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九
- 小妇春风楼下眠,与论家计最堪怜。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
- 上以游太虚,下以穷九渊。 -- 出自宋·白玉蟾·长歌行
- 上念神母言,下慰天八方。 -- 出自宋·白玉蟾·步虚四章
- 云笼六六天,下界徒嗷嗷。 -- 出自宋·白玉蟾·步虚四章
- 玉童折珊瑚,下弄银河星。 -- 出自宋·白玉蟾·步虚四章
- 行到碧桃花下看,新花良是旧枝非。 -- 出自宋·白玉蟾·春兴七首
- 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 -- 出自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 使君一问桑,下车辄思惑。 -- 出自宋·白玉蟾·陌上桑
- 手作此书留下土,千年流传子为主。 -- 出自宋·白玉蟾·题黄庭经后
- 南阳公子笔下诗,先遣一番风雨趱。 -- 出自宋·白玉蟾·题诸葛绣香园
- 刘禅材非天下君,出师一表费殷勤。 -- 出自宋·白玉蟾·草庐
- 天上真珠真下垂,更无钩箔惹尘埃。 -- 出自宋·白玉蟾·次水帘洞韵
- 万顷碧琉璃,下有玉清府。 -- 出自宋·白玉蟾·櫂歌九章寄彭鹤林
- 上倚夕阳斜,下浸秋波冷。 -- 出自宋·白玉蟾·芙蓉
- 二十一人田下电,阿谁访之詹仲皇。 -- 出自宋·白玉蟾·黄仙菴字谜
- 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 -- 出自宋·白玉蟾·自赞三首
- 吾来丫头岩下坐,已觉此身本非我。 -- 出自宋·白玉蟾·丫头岩
- 玉燕何年岩下舞,飞时化作满天雨。 -- 出自宋·白玉蟾·燕岩行
- 偶过庐山之下,痛饮蟾溪之滨。 -- 出自宋·白玉蟾·种桃斋写神赞
- 惟有金沙堆下水,东西南北任风吹。 -- 出自宋·白玉蟾·洞庭庙
- 方且琵琶亭下坐,倏又郁孤台上回。 -- 出自宋·白玉蟾·赠陈高士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