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3个字的诗句
下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小艇下滩来,群鸥舞潭上。 -- 出自宋·梅尧臣·三十二弟寺丞归宣城因寄太守孙学士
- 朱侯下车百职举,亦治宴豆频游嬉。 -- 出自宋·梅尧臣·泗州郡圃四照堂
- 吴江下有鲈,鲈肥脍堪切。 -- 出自宋·梅尧臣·送裴如晦宰吴江
- 持书下西阁,拥节来穷塞。 -- 出自宋·梅尧臣·送王紫微北使
-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 出自宋·梅尧臣·五月十日雨中饮
- 今虽下笔不称意,已书满幅令君嗤。 -- 出自宋·梅尧臣·薛九公期请赋山水字诗
- 亡命下邳圯上游,老父堕履意未别。 -- 出自宋·梅尧臣·留侯庙下作
-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 出自宋·梅尧臣·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 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 -- 出自宋·梅尧臣·送刘职方知汾州
- 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 -- 出自宋·梅尧臣·送宋中道朝陵仍於西都省亲
- 时应下鹿群,迹印青苔湿。 -- 出自宋·梅尧臣·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 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 -- 出自宋·梅尧臣·王平甫惠画水卧屏
- 日脚下波心,澄江见鱼虾。 -- 出自宋·梅尧臣·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渔潭
- 焉见下土物,长养各私己。 -- 出自宋·梅尧臣·云间月
- 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闾。 -- 出自唐·杨炯·和酬虢州李司法
-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 出自唐·杨炯·送刘校书从军
- 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 出自唐·杨炯·送郑州周司空
- 西日下紫微,东窗晖青琐。 -- 出自宋·王禹偁·七夕
- 棘寺下僚叨末路,斋心唯愿秉陶钧。 -- 出自宋·王禹偁·献转运使雷谏议
- 携瓶下岸买竹叶,挂席背风穿蓼花。 -- 出自宋·王禹偁·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
- 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 出自宋·王禹偁·伍子胥庙
- 倦即下堦行,闲来弄书卷。 -- 出自宋·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 满天下士情能接,遍洛阳园身可游。 -- 出自宋·邵雍·安乐窝中吟
- 高花下花红相连,垂阳更出高花上。 -- 出自宋·邵雍·同府尹李给事游上清宫
- 收天下春。 -- 出自宋·邵雍·安乐吟
- 上亲下妻子,厚薄随其缘。 -- 出自宋·邵雍·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 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 出自宋·邵雍·和绛守王仲贤郎中
- 举天下人,不为之足。 -- 出自宋·邵雍·无疾吟
- 花阴下等待无人问,则听得黄犬吠柴门。 -- 出自元·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四
-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出自魏晋·王粲·七哀诗
- 强弩下高飞。 -- 出自魏晋·王粲·诗
- 作式下国。 -- 出自魏晋·王粲·赠士孙文始
- 深潭下无底。 -- 出自南北·萧衍·登北顾楼诗
- 绀席下羣仙。 -- 出自南北·徐陵·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诗
- 降心下问。 -- 出自隋·江总·释奠诗应令
- 日暎下山逢。 -- 出自隋·江总·洛阳道
- 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 出自唐·朱庆馀·舜井
- 临街下马当窗户。 -- 出自宋·晁补之·调笑/调笑令
- 不觉下马拜,僮奴亦蹲循。 -- 出自宋·晁补之·谒岱祠即事
- 恢拓下嶊嶉,青苍上氤氲。 -- 出自宋·晁补之·谒岱祠即事
- 安知下其室,惊骇暗楹雾。 -- 出自宋·晁补之·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帝皇下令万国同,事成违信道不容。 -- 出自宋·晁补之·开梅山
- 松舟下清江,毛发数虾蟹。 -- 出自宋·晁补之·游信州南岩
- 危峰下俯瞰,石井黝然仰。 -- 出自宋·晁补之·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 东阿下望有归意,且为子建留鱼山。 -- 出自宋·晁补之·复用前韵答十五叔父任城相会见和诗任城有李
- 悬流下喷水渤潏,讹言相惊有怪物。 -- 出自宋·晁补之·五丈渠
- 翻然下一叶,未觉瘦崷崒。 -- 出自宋·晁补之·秋竹
- 虚庭下拜初形肃,秘殿瞻容更魄惊。 -- 出自宋·晁补之·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 黄昏下马天似漆,急雨倾屋翻狂雷。 -- 出自宋·晁补之·同张子望颜伯仪上关纳凉
- 骑上下山益疏矣,鯈从容出何乐哉。 -- 出自宋·晁补之·再用韵和陈伯比二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