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1个字的诗句
下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 -- 出自宋·张耒·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
- 下里数家同井臼,荒山十里半榛芜。 -- 出自宋·张耒·东堂即事
- 下帘数点黄昏雨,一霎轻寒青杏风。 -- 出自宋·张耒·春日偶题四首
- 下根盘秋泥,上叶披宿雨。 -- 出自宋·张耒·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菊丛
- 下有游貆意甚驯,雄雌嬉游循水滨。 -- 出自宋·张耒·麞猿图
- 下观江子行逾远,我进骎骎未知极。 -- 出自宋·张耒·围棋歌戏江瞻道兼呈蔡秘校
-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 出自唐·李颀·赠张旭
- 下岸谁家住,残阳半掩门。 -- 出自唐·许浑·南楼春望
-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 出自唐·元结·欸乃曲五首
-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 出自唐·元结·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
- 下何有兮人不闻,深溢漭兮居潜君。 -- 出自唐·元结·引极三首·怀潜君
-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 -- 出自唐·李益·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 下视穷边路,行人在陇头。 -- 出自唐·李频·秋日登山阁
-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 -- 出自唐·张说·游龙山静胜寺
- 下马一为郯子问,中原云鸟正凄迷。 -- 出自清·顾炎武·过苏禄东王墓
- 下至三代来,尧舜禹汤姬。 -- 出自宋·王令·道士王元之以诗为赠多见哀勉因以古诗为答
- 下龙载帝问何由,臣攀堕髯不可留。 -- 出自宋·王令·龙角砍和崔公度伯易
- 下峰云带寺,震泽水浮村。 -- 出自宋·翁卷·送赵嗣勋签书昭庆军幕
- 下视万里川,草木何其多。 -- 出自宋·陈与义·美哉亭
-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 出自宋·陈与义·题崇山
- 下马榱桷鸣,未恨十里陂。 -- 出自宋·陈与义·游玉仙观以春风吹倒人为韵得吹字
- 下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 -- 出自唐·曹邺·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
- 下白雨,取龙女。 -- 出自魏晋·魏晋无名·绵州巴歌
- 下有蠕蠕之地。 -- 出自魏晋·曹丕·大墙上蒿行
- 下顾黄中小儿。 -- 出自魏晋·曹丕·艳歌何尝行
- 下言望应归。 -- 出自南北·何逊·门有车马客
- 下阪听鸣珂。 -- 出自南北·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 下辇降玄宴。 -- 出自南北·江淹·杂体诗 颜特进延之侍宴
- 下视雄虹照。 -- 出自南北·江淹·迁阳亭诗
- 下辇便高宴,何如在瑶台。 -- 出自隋·陈子良·上之回
- 下界千门见,前朝万事非。 -- 出自唐·崔峒·登蒋山开善寺(一作李嘉祐诗)
- 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 -- 出自宋·毛滂·粉蝶儿·雪遍梅花
- 下担挂钩传密意,渡江桃叶听遗音。 -- 出自宋·钱惟演·送高学士知越
- 下蔡迷还易,平阳破未知。 -- 出自宋·钱惟演·宣曲二十二韵
- 下车一变熙熙景,宾合多开印少开。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 下车未暇求民瘼,先向东郊访隐沦。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大同王太尉
- 下榻留山相,敲门认竺卿。 -- 出自宋·魏野·寄河中田沃兼呈李渎徵君
- 下第人何处,林居鸟自还。 -- 出自宋·魏野·暮冬郊居怀李安
- 下车三度雨,上事数声雷。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寇相公
- 下车遥想无余事,政誉遥同在陕城。 -- 出自宋·魏野·送太博知荣州
- 下客阳春惊白云,何人绿水近红莲。 -- 出自宋·韩元吉·送汤丞相帅会稽
- 下有布金园,轩窗面流水。 -- 出自宋·韩元吉·梵隆大师乞诗隆能琴阮为鼓数行
- 下马问所适,褰衣指崔嵬。 -- 出自宋·韩元吉·云洞
- 下头无数老人媒。 -- 出自宋·刘辰翁·浣溪沙
- 下水南风未觉难,我舟不动稳如山。 -- 出自宋·刘过·舟中
- 下临无地手扪天。 -- 出自宋·张炎·江城子·下临无地手扪天
- 下了重重帘幕。 -- 出自宋·张炎·谒金门·晚晴薄
- 下瑶台、疑是梦云。 -- 出自宋·张炎·恋绣衾
- 下土虮虱民,误唤作雌霓。 -- 出自明·袁宏道·拟古乐府(有序)
- 下念草木年,坐家见重孙。 -- 出自唐·鲍溶·山行经樵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