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3个字的诗句
上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丹无九转如方士,政有三官出上林。 -- 出自宋·王阮·广中二首
- 小携樽酒作清游,行到方壶最上头。 -- 出自宋·王阮·题高远亭一首
- 小臣试草中兴颂,准拟还京奉上皇。 -- 出自宋·王阮·九日有感一首
- 天家行乐少人知,龙眠属从天上归。 -- 出自宋·王叔简·题李伯时飞骑习射图
- 轻烟飞絮汉中道,白苇黄茅渭上屯。 -- 出自宋·王素·重修山河堰
- 墙低城小不难破,贼箭如棚城上过。 -- 出自宋·王陶·有窦复者世居镇戎能道边事
- 前言在耳不应忘,秋向南坡历上方。 -- 出自宋·王洋·问讯吉父六首
- 后房彩女弓鞋窄,持得金莲案上开。 -- 出自宋·王洋·以酒饷谹父蒙以绝句为谢因次韵并叙送行这意
- 朝来一扫穷阴处,先照群峰最上尖。 -- 出自宋·王洋·雪晴
- 胡儿弓射燕陲月,汉将心驰海上山。 -- 出自宋·王洋·和吴朝议
- 无心已尽世间义,举足不随天上尊。 -- 出自宋·王洋·游天圣邂逅正师知藏作诗赠之
- 有人志业坚如此,那不流传世上名。 -- 出自宋·王洋·和张文彦所寄二绝
- 谁怜老子风前兴,为遗中郎醉上舟。 -- 出自宋·王洋·徐思远出示月夜登楼诗句法甚高不类平生语幸
- 平生但饱主人饭,身后空传世上名。 -- 出自宋·王洋·宝觉师画少陵像用笔其简伯氏称赏之因戏为长
- 试看一路争先着,何异三乘占上机。 -- 出自宋·王洋·和方丞观棋诗兼戏戎琳二僧
- 鲜鲜魏女履下履,粲粲真妃冠上冠。 -- 出自宋·王洋·和方智善两色梅
- 不知何计脱锋铓,三十六中居上策,临春结绮迷仙处,晋王只用陈船渡,车书从此稍通当,无乃培根偶坚固。 -- 出自宋·王洋·题长兴陈朝桧
- 后生它日思风范,只向传铭石上看。 -- 出自宋·王洋·挽玉山詹教授
- 笑谈已了关中事,慷慨还成灞上行。 -- 出自宋·王洋·庸斋薛微之里居时与仆为莫逆交乱后寓洛西时
- 前溪雨后浑通路,荒戍人归不上关。 -- 出自宋·王洋·从伯氏携稚孺游保庆即事
- 会因率集转殷勤,扫径宽迎陌上春。 -- 出自宋·王洋·雪中赴季文集
- 夜归犹隔溪桥水,不记重门欲上关。 -- 出自宋·王洋·新隐四首·南峰
- 官供粥饭是官身,一岁三逢陌上春。 -- 出自宋·王洋·予寓家龟溪赋廪郡故事郡将始至及其将行皆一
- 三君八俊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 出自宋·王正功·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 端门五夜开黄幄,月在蓬山项上头。 -- 出自宋·王仲修·宫词
- 长生殿裹更阑后,乞巧楼前月上时。 -- 出自宋·王仲修·宫词
- 君王德惠施天下,甘露偏於柳上多。 -- 出自宋·王仲修·宫词
- 锦袍先生乘一舸,此处恍然天上坐。 -- 出自宋·王子昭·咏练川
- 谁知骚雅寻芳客,寂寞东风马上归。 -- 出自宋·危固·广福院
- 故园花柳应依旧,万里归思独上来。 -- 出自宋·卫博·春日书怀
- 人间无处避炎蒸,身在瑶台最上层。 -- 出自宋·卫泾·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
- 驱车遥指嵛峰去,峰在潇江最上头。 -- 出自宋·文有年·题澹山岩
- 青山踏破无扃鐍,何地堪逃世上尘。 -- 出自宋·文有年·题澹山岩
- 多留姓字溪边石,惯见旌旗陇上云。 -- 出自宋·翁逢龙·祈雪
- 雪销鳷鹊御沟融,燕见殊恩缀上公。 -- 出自宋·吴充·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 人情不似溪流水,不改当时枕上声。 -- 出自宋·吴光·句
- 若非倚赖东风力,安得凭虚直上来。 -- 出自宋·吴沆·临高台三首
- 路从琼液山前过,人在水晶宫上行。 -- 出自宋·吴珩·千顷山
- 湖波鳞鳞织成縠,翠盖红幢机上簇。 -- 出自宋·吴龙翰·西湖曲
- 客边有酒身无事,日日一来湖上看。 -- 出自宋·吴龙翰·辛酉秋在京殊久日一到湖上
- 水光月色梅边客,今夜会盟江上楼。 -- 出自宋·吴龙翰·浙江姚楼观水月
- 玻璃万顷海天秋,相国如居天上头。 -- 出自宋·吴龙翰·见刘后村先生
- 地灵自古称多士,人物当今列上流。 -- 出自宋·吴龙翰·见刘后村先生
- 稻粱平地寇难防,到处搬为塞上粮。 -- 出自宋·萧澥·绍定庚寅纪事
- 金房开达皆名州,盛山更在天上头。 -- 出自宋·谢谔·句
- 猿惊鹤讶知吾意,欲醉双岩堂上春。 -- 出自宋·谢伋·寄曾使君
- 转头已失来时路,过眼犹怜水上舟。 -- 出自宋·谢墍·题冲佑观
- 时歌一曲青山里,便是春风陌上声。 -- 出自宋·熊蕃·御苑采茶歌十首
- 至诚感格合天意,露零青松真上瑞。 -- 出自宋·徐某·句
- 溪涸舟胶挽不去,舍舟行行溪上路。 -- 出自宋·徐侨·张家渡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