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3个字的诗句
上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思君携手安能得,上画重城更上楼。 -- 出自宋·王安石·怀元度四首
- 如何清世容高卧,翻作幽窗枕上声。 -- 出自宋·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 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 -- 出自宋·王安石·秃山
-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 高斋日午坐中见,意以落日空上行。 -- 出自宋·王安石·和吴冲卿鸦鸣树石屏
- 东归行路叹贤哉,碧落新除宠上才。 -- 出自宋·王安石·送程公辟得谢归姑苏
- 寂寥谁共樽前酒,牢落空留案上杯。 -- 出自宋·王安石·法喜寺
- 茫然却是陈桥梦,昨日春风马上思。 -- 出自宋·王安石·梦张剑州
- 病来空馆闻风雨,恰似当年枕上声。 -- 出自宋·王安石·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
- 玲珑翦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王胜之咏雪
-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
- 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 出自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
- 黄花漠漠弄秋晖,无数蜜蜂花上飞。 -- 出自宋·王安石·城东寺菊
- 直须倾倒樽中酒,休惜淋浪飞上衣。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司封会同年
-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和吴仲庶池州斋山画图
-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 出自唐·刘禹锡·堤上行三首
- 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 -- 出自唐·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 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 -- 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 出自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
-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 出自唐·刘禹锡·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
-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 出自唐·刘禹锡·相和歌辞·采菱行
- 三山仙路寄遥情,刷羽扬翘欲上征。 -- 出自唐·刘禹锡·吐绶鸟词
-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 出自清·曹雪芹·警幻仙姑赋
- 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 出自清·曹雪芹·琴曲四章
-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 出自唐·岑参·邯郸客舍歌
- 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 -- 出自宋·欧阳修·玉楼春
- 起来云鬓乱,不妆红粉,下阶且上秋千。 -- 出自宋·欧阳修·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 熙熙人物乐春台,风送春从天上来。 -- 出自宋·欧阳修·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 花前烛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 出自宋·欧阳修·答和王宣徽
- 水浮花出人间去,山近云从席上生。 -- 出自宋·欧阳修·寄题景纯学士藏春坞新居
- 管弦飘落人间去,幢节疑从天上来。 -- 出自宋·欧阳修·四月十七日景灵宫奉迎仁宗皇帝御容有感
-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 出自宋·欧阳修·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 野花零落风前乱,飞雨萧条江上寒。 -- 出自宋·欧阳修·离峡州後回寄元珍表臣
- 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 -- 出自宋·欧阳修·残腊
- 云藏白道天垂幕,帘卷黄昏月上弦。 -- 出自宋·欧阳修·楼头
- 金壶恣洒毫端墨,玉麈交挥席上风。 -- 出自宋·欧阳修·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
- 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 -- 出自宋·秦观·鼓笛慢/水龙吟
- 青鞋踏雨寻幽径,朱火笼纱语上方。 -- 出自宋·秦观·次韵子瞻赠金山宝觉大师
-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 -- 出自宋·秦观·答曾存之
- 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 出自宋·秦观·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
- 卑飞暂尔无多恨,会有高风送上天。 -- 出自宋·秦观·寄少仪弟
- 一封暮别云间阁,三组秋归海上州。 -- 出自宋·秦观·送罗正之两浙提刑
- 无双亭上传觞处,最惜人归月上时。 -- 出自宋·秦观·次韵蔡子骏琼花
- 出门尘障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 -- 出自宋·秦观·晚出左掖
- 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 -- 出自宋·秦观·次韵公辟州宅月夜偶成
- 越公万骑鸣笳鼓,剑拥玉人天上去。 -- 出自宋·秦观·乐昌公主
- 应缘聊入人间世,兴尽却归湖上山。 -- 出自宋·秦观·送僧归保宁
- 已烦逸少书陈迹,更属相如赋上林。 -- 出自宋·秦观·西城宴集元佑七年三月上已日诏赐馆阁官花酒
- 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 出自唐·柳宗元·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
- 八方定位开神卦,六甲离离齐上下。 -- 出自唐·柳宗元·龟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