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9个字的诗句
三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出自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 出自元·刘基·古戍
-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 出自·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 出自元·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 出自宋·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 “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 出自··
-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出自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 出自唐·李白·采莲曲
-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 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 出自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在金陵作
-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 出自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在金陵作
- 危苦惜颓光,金波忽三圆。 -- 出自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蠖屈虽百里,鹏鶱望三台。 -- 出自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 出自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 出自唐·李白·江夏行
-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 出自唐·李白·赠王汉阳
-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 出自唐·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
-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 出自唐·李白·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 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 出自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
-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 出自唐·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 明君越羲轩,天老坐三台。 -- 出自唐·李白·金陵凤凰台置酒
- 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 出自唐·李白·酬崔十五见招
- 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 -- 出自宋·苏轼·哨遍·睡起画堂
- 酒尽君可起,我歌已三终。 -- 出自宋·苏轼·和陶拟古九首
- 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 -- 出自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
-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 出自宋·苏轼·满江红 东武会流怀亭
- 孔明不自爱,临老起三顾。 -- 出自宋·苏轼·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
- 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 -- 出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
-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 出自宋·苏轼·妒佳月
- 端如柳下惠,焉往不三黜。 -- 出自宋·苏轼·子由生日
-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苦寒见寄
-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 -- 出自宋·苏轼·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 当年谁刺史,应未识三公。 -- 出自宋·苏轼·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
-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 出自宋·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 出自宋·苏轼·答郡中同僚贺雨11111111
-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 出自宋·苏轼·荆州十首
- 作诗解子忧,持用日三省。 -- 出自宋·苏轼·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 出自宋·苏轼·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
- 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 明年花开时,举酒望三巴。 -- 出自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
- 只今那复见,仿佛似三生。 -- 出自宋·苏轼·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
- 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三壶。 -- 出自宋·苏轼·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
- )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 -- 出自宋·苏轼·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
-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 -- 出自宋·苏轼·和陶怨诗示庞邓
- 后余馆伴,北使屡诵三苏文。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
-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 出自宋·苏轼·题文与可墨竹
- 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 -- 出自宋·苏轼·游净居寺(并叙)
- 乐全先生梦人以诗三篇示之,字皆旁行而不可识。 -- 出自宋·苏轼·记梦(并叙)
- 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 -- 出自宋·苏轼·木山(并叙)
- 须烦李居士,重说后三三。 -- 出自宋·苏轼·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