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6个字的诗句
三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五采染夏翟,三就荐周缫。 -- 出自明·宋濂·示吕生(有序)
- 寺额明月池三字,寻胜笑昔题非真。 -- 出自清·乾隆·笑题明月池
- 山居白足两三僧,不解参禅不演乘。 -- 出自清·乾隆·万松寺
- 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 -- 出自当代·金庸·枯荣为保定帝剃度所吟
- 泉州高甲戏,三级喜连升,独辟新风格,时翻古乐声;状元无点墨,皇帝似多情,入骨肆嘲讽,人民眼更明。 -- 出自·老舍·观连升三级
- 谁家广告高三丈,古佛无言樱自开。 -- 出自·老舍·镰仓大佛
- 云酣才酿腊三月,梅吐又横春一梢。 -- 出自宋·真山民·冬暮小斋
- 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蜂。 -- 出自明·李东阳·蓟门烟树
- 或如夸父逐三足,曳杖狂走无西东。 -- 出自明·李东阳·长江行
- 尧舜都冀方,三苗尚为顽。 -- 出自明·李东阳·长江行
- 羊家臂折登三公,塞上髀伤欢老父。 -- 出自明·李东阳·文敬坠马用予韵见遗再和一首
- 两曹兼掌握,三少累登延。 -- 出自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
- 四海佛宫阙,三峨不待夸。 -- 出自宋·白麟·峨眉
- 屋头能拓三三径,林下知非陸陸人。 -- 出自宋·白珽·春日重过如镜上人房
- 鹤原横霣第三人,鹤唳华亭不复春。 -- 出自清·曾国藩·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 杨家忠义存三疏,孙相威名在九边。 -- 出自清·曾国藩·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
- 六王既立后,三将还西来。 -- 出自清·曾国藩·废邱关
- 戴嵩圣云孙,三绝天所叹。 -- 出自清·曾国藩·乙己春闱谢戴醇士前辈画竹
- 却思乡井长三叹。 -- 出自清·曾国藩·题答筤谷目
- 村隆鼎铉关三极,风动笙镛叶八音。 -- 出自宋·冰壶·寿右丞相
- 帝城元夜移三山,天河七夕桥织女。 -- 出自宋·陈普·有感
- 五典潜扫除,三纲悉沦委。 -- 出自宋·陈普·程朱之学四首
-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 出自宋·陈普·历代传授歌
- 百川皆望东,三才同面离。 -- 出自宋·陈普·云庄劝学
- 共君一夜话三生,语正投机君又行。 -- 出自宋·陈普·赠清叟行
- 志欲鑽研探三原,圣言争奈远如天。 -- 出自宋·陈普·和黄云甫韵
- 为尧为舜配三才,功用都从此处来。 -- 出自宋·陈普·孟子·养小失小
- 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张骞
- 青州政似恒三代,何用依依紞勗。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司马攸
- 携琴对此君,三叹锺期希。 -- 出自宋·陈普·笋
- 建绍乾淳间,三网散无主。 -- 出自宋·陈普·朱文公
- 二中犹学道,三上漫攻文。 -- 出自宋·邓林·近况
- 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 -- 出自宋·邓林·庐山栖贤寺
- 辛勤十稔赋三都,闻者曾贻酒瓮书。 -- 出自宋·邓林·左太冲
- 衡阳雁尽春三月,巫峡猿啼夜二更。 -- 出自宋·邓林·春夕旅怀
- 阶前黄叶两三片,门外白云千万重。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这条路,十圣三贤皆罔措。 -- 出自宋·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
- 前三三与后三三,不可承当不可参。 -- 出自宋·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
- 我有折脚铛,三子共提掇。 -- 出自宋·释守净·偈二十七首
- 贡路长安里,三年别钓矶。 -- 出自宋·释斯植·旅中寄故人
- 陈蒲鞋倒退三千,睡虎子让一头地。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同盂共饭况三年,话破那知万万千。 -- 出自宋·释惟一·见侍者乞语为入道蹊径
- 预丰苗稼瑞三秋,有感秘通消灾苦。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牢己疆场煞三思,不骄不怯常翼翼。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乐耶指趣归三体,周旋道理遍九垓。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洞府群仙侣,三天顺九重。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一法从何有,三皇五帝前。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一气无穷极,三才妙更深。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此语不宗凡见识,笼罗大象显昭明。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一气从初立,三才位不忙。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