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6个字的诗句
三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有人参此语,三个一坑埋。 -- 出自宋·范成大·题立雪图
- 崩涛裂岸四三年,落日寒烟正渺然。 -- 出自宋·范成大·净行寺傍皆圩田,每为潦涨所决,民岁岁兴筑
- 岁月可无纪,三洞俱靡崖。 -- 出自宋·范成大·兴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岩,妙绝南州,率同僚饯
- 如何千日病,三见寅杓回。 -- 出自宋·范成大·立春大雪,招亲友共春盘,坐上作
- 园翁指似还三笑,曾共翁身见太平。 -- 出自宋·范成大·内丘梨园
- 玉池咽清肥,三彭跡如扫。 -- 出自宋·范成大·石榴
- 漫郎西笑费三年,故业新闻腹果然。 -- 出自宋·范成大·送周畏知司直归上饶待次
- 人言佛陀入三昧,断取世界如旋蓬。 -- 出自宋·范成大·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乐先生有诗,次
- 旧游彷佛记三年,轰饮题诗夜满山。 -- 出自宋·范成大·天平寺
- 使星回首是三台。 -- 出自宋·晏几道·浣溪沙
- 不恋单衾再三起。 -- 出自宋·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 断肠归去月三更,薄酒醒来愁万绪。 -- 出自宋·周邦彦·木兰花令
- 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 -- 出自宋·周邦彦·夙兴
- 自从出关辅,三十年作客。 -- 出自唐·王建·送韦处士老舅
- 昔闻著征戍,三年一还乡。 -- 出自唐·王建·闻故人自征戍回
- 从军秣马十三年,白发营中听早蝉。 -- 出自唐·王建·别杨校书
- 上方台殿第三层,朝壁红窗日气凝。 -- 出自唐·王建·早登西禅寺阁
- 最爱临江两三树,水禽栖处解无藤。 -- 出自唐·王建·寄画松僧
- 精思堂上画三身,回作仙宫度美人。 -- 出自唐·王建·题应圣观(观即李林甫旧宅)
- 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 -- 出自唐·张籍·沙堤行,呈裴相公
- 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 出自唐·张籍·哭胡十八遇
- 火云流素月,三五何明明。 -- 出自唐·孟郊·感怀
-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 -- 出自唐·孟郊·感兴
-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 -- 出自唐·孟郊·峡哀
- 嚼齿三峡泉,三峡声龂龂。 -- 出自唐·孟郊·峡哀
- 侧闻畿甸秀,三振词策雄。 -- 出自唐·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 二倾有馀食,三农行可观。 -- 出自唐·孟郊·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 出自唐·孟郊·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 鸦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 -- 出自唐·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
- 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 -- 出自唐·孟郊·生生亭
-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 出自唐·刘长卿·关门望华山
- 寸心宁有负,三黜竟无端。 -- 出自唐·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
- 一为鸥鸟误,三见露华团。 -- 出自唐·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
- 万里兵锋接,三时羽檄惊。 -- 出自唐·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
- 苍苔白露生三径,古木寒蝉满四邻。 -- 出自唐·刘长卿·郧上送韦司士归上都旧业(司士即郑公之孙,
-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 出自唐·韦应物·学仙二首
- 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 -- 出自唐·韦应物·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 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 出自唐·韦应物·赠卢嵩
- 第一百九十三卷 -- 出自唐·韦应物·题郑拾遗草堂
- 一朝忝兰省,三载居远藩。 -- 出自唐·韦应物·答僴奴、重阳二甥(僴奴赵氏甥伉,重阳崔氏
- 四海靡所骋,三年老于行。 -- 出自宋·文天祥·生日
- 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 -- 出自宋·文天祥·过淮河宿阚石有感
-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 出自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 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 -- 出自宋·文天祥·哭金路分应
- 一言堪救药,三秩敢贪嗔。 -- 出自宋·文天祥·和故人韵
- 死为殊方鬼,三夜频梦君。 -- 出自宋·文天祥·刘监簿第一百二十九
- 一命虚空里,三年瞬息间。 -- 出自宋·文天祥·高邮怀旧
-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泛舟觞客
- 磻溪回首今三载,绛县论心又十年。 -- 出自宋·文天祥·寿朱约山八十三岁
- 五马贤声望,三丞旧典刑。 -- 出自宋·文天祥·挽高邮守晏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