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4个字的诗句
三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倐忽度三灾。 -- 出自南北·庾信·道士步虚词 一
- 甲子谢三元。 -- 出自南北·庾信·道士步虚词 七
- 帐幕参三顾。 -- 出自南北·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二
- 欢笑惟三五。 -- 出自南北·庾信·对酒歌
- 游目爱三余。 -- 出自南北·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五
- 玉洞上三危。 -- 出自南北·庾信·入道士馆诗
- 日色下三台。 -- 出自南北·庾信·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
- 分得两三杯。 -- 出自南北·庾信·蒙赐酒诗
- 寂寞两三葩。 -- 出自宋·蒋捷·南乡子·冷淡是秋花
- 但也曾三径,抚松采菊,随分吟哦。 -- 出自宋·蒋捷·大圣乐·笙月凉边
- 五谿旧三苗,蛇蚓相杂处。 -- 出自明·刘基·感时述事(十首)
- 忆年二三十,笑人不能勤。 -- 出自明·刘基·旅兴(四十首)
- 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 -- 出自近代·苏曼殊·柬金凤兼示刘三
-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 出自唐·常建·第三峰
- 行役留三楚,思归又一春。 -- 出自唐·戴叔伦·将巡郴永途中作
-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 -- 出自唐·戴叔伦·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 就列继三事,主文当七人。 -- 出自唐·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 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 -- 出自唐·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 -- 出自唐·陈陶·悲哉行
- 陶铸超三古,车书混万方。 -- 出自唐·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 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 -- 出自唐·陈陶·赠江西周大夫(一作赠周太史)
- 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 -- 出自唐·宋之问·游法华寺
- 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 -- 出自唐·宋之问·宋公宅送宁谏议
-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 出自唐·宋之问·留别之望舍弟
- 直事披三省,重关闭七门。 -- 出自唐·宋之问·冬夜寓直麟阁(一作王维诗)
-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 出自唐·宋之问·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 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 -- 出自唐·宋之问·游称心寺
-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 出自唐·杜荀鹤·长安冬日
- 书剑同三友,蓬蒿外四邻。 -- 出自唐·杜荀鹤·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 出自唐·权德舆·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
- 省躬日三复,拜首书诸绅。 -- 出自唐·权德舆·伏蒙十七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 别来十三年,梦寐时见之。 -- 出自唐·权德舆·送别沅汎
- 夜直分三署,晨趋共九霄。 -- 出自唐·权德舆·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
- 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 出自唐·权德舆·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 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 -- 出自唐·权德舆·题亡友江畔旧居
- 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 -- 出自唐·权德舆·与道者同守庚申
- 静默供三语,从容等一枰。 -- 出自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 海浪刷三岛,天风吹六英。 -- 出自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
- 旧友怀三益,关山阻二崤。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 此地家三户,何人禄万钟。 -- 出自唐·陆龟蒙·自和次前韵
- 是时春三月,绕郭花蝉联。 -- 出自唐·陆龟蒙·引泉诗
- 第八十三卷 -- 出自唐·刘希夷·晚憩南旅阳馆
- 文物驱三统,声名走百神。 -- 出自唐·杜审言·扈从出长安应制
- 第六十三卷 -- 出自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 黄绶俄三载,青云未九迁。 -- 出自唐·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
- 第二百三十九卷 -- 出自唐·钱起·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
- 寸晷如三岁,离心在万里。 -- 出自唐·钱起·送张少府
- 第二百三十七卷 -- 出自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寺即神尧皇帝读书之所)
- 均赋征三壤,登车出五湖。 -- 出自唐·司空曙·九日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