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个字的诗句
三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三年不易过,坐睨倚天壁。 -- 出自宋·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 -- 出自宋·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 出自宋·苏轼·舶趠风
-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偏。 -- 出自宋·苏轼·次韵水官诗
- 三过门间老病死。 -- 出自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 三间得幽寂,数步藏清深。 -- 出自宋·苏轼·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
- 三句,只最后一句作“怜此腰肢袅”,文字小异。 -- 出自宋·苏轼·余归自道场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 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
-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 出自宋·苏轼·和陶时运四首
-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 出自宋·苏轼·蜜酒歌
-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 出自宋·苏轼·送江公著知吉州
-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 出自宋·苏轼·游博罗香积寺
- 三为郡太守,清似於陵仲。 -- 出自宋·苏轼·赠李邦直探梅
-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 -- 出自宋·苏轼·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 出自宋·苏轼·和陶咏三良
- 三年厌闲寂,终日事桐丝。 -- 出自宋·苏轼·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 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 -- 出自宋·苏轼·溪堂留题
- 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 -- 出自宋·苏轼·观台
- 三更山吐月,栖鸟亦惊起。 -- 出自宋·苏轼·江月五首
- 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 -- 出自宋·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视履考祥
-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 -- 出自宋·苏轼·华阴寄子由
- 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 -- 出自宋·苏轼·华阴寄子由
- 三旬已过梅黄雨,万里初来舶aa19风。 -- 出自宋·苏轼·舶AA19风(并引。)
- 三年磨我费百书,一见何止得双璧。 -- 出自宋·苏轼·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 -- 出自宋·苏轼·悼朝云诗(并引)
- 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 -- 出自宋·苏轼·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出自先秦·诗经·氓
-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出自先秦·诗经·硕鼠
-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 出自先秦·诗经·硕鼠
-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 出自先秦·诗经·硕鼠
-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出自先秦·诗经·七月
- 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 出自先秦·诗经·宾之初筵
-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 出自先秦·诗经·閟宫
-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 出自先秦·诗经·雨无正
-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 出自先秦·诗经·无羊
-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 出自先秦·诗经·下武
-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 出自·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 出自·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 出自·毛泽东·五律·看山
- 三千毛瑟精兵。 -- 出自·毛泽东·临江仙·赠丁玲
- 三年复六月,天子视朝久。 -- 出自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 出自唐·杜甫·望岳
-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 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 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 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 出自唐·杜甫·洗兵马
-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 出自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 三叹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 出自唐·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 出自唐·杜甫·阙题
-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 出自唐·杜甫·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