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
三 不苟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诗》曰:“物其有矣,唯其时矣。”此之谓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故曰:君子能则人荣学焉,不能则人乐告之;小人能则人贱学焉,不能则人羞告之。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矣。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义屈信变应故也。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则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理,忧则静而理;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知则攫盗而渐,愚则毒贼而乱;见由则兑而倨,见闭则怨而险,喜则轻而翾,忧则挫而慑;通则骄而偏,穷则弃而儑。传曰:“君子两进,小人两废。”此之谓也。
大意
“不苟”,出自篇中首句。苟,不合理;不苟,恰当合理。本篇通过对君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理想的道德标准。
这段文字以对比的手法,极力表彰君子的种种可贵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径。
君子治治,非治乱也。曷谓邪?曰: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故君子者,治礼义者也,非治非礼义者也。然则国乱将弗治与?曰: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去乱而被之以治;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污而修之之谓也,去污而易之以修。故去乱而非治乱也,去污而非修污也。治之为名,犹曰君子为治而不为乱,为修而不为污也。
君子洁其辩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非知也,其势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受人之掝掝者哉?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是何邪?则操术然也。故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
大意
本段文字继续对君子加以描述。君子以礼义治国,以诚信养心,以自律而求同志。作者在文中提出“法后王”的思想:“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后王,指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一说指当代君主),荀子重视后王,希望能有人象他们那样治理国家。
有通士者,有公士者,有直士者,有悫士者,有小人者。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若是,则可谓悫士矣。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欲恶取舍之权: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富贵者则类傲人,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鳅不如盗也。
大意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首先一一分辨了通士、公士、直士、悫士和小人的不同,指出言行无常、重利害人的是小人。而那些一味安抚贫贱、傲视富贵的,则是欺世盗名的奸人,他们是最险恶的。文中说出了“公生明、偏生暗”的名言,认为这是贤与不肖的区别所在。
网友关注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圣母的小酒杯
- 驼背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三根绿枝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乌木马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上帝的食物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坟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麦穗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第十四章 飞猴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老汉伦克朗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精品推荐
- 武都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30/20℃
- 甘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2℃
- 安定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1/11℃
- 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4/11℃
- 惠农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9/16℃
- 临夏州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
- 高唐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6℃
- 保亭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7/25℃
- 阿勒泰区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7/6℃
- 和静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