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作者或出处: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或注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注释】
[1]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2]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考虑。与为者乐,共同游乐的人。
[3]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4]遂:于是。
[5]寝:入睡。
[6]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一同,共同。
[7]庭中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8]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9]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总称。荇,一种多年水生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0]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11]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在句中译为清闲的人,或有着闲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
[12]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13]耳:罢了。
【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被后人誉为“写月色的绝唱”,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低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燥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网友关注
- 石崇与王恺争豪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王翦请求良田美宅
-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孙权喻吕蒙读书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苏秦以连横说秦
- 送李愿归盘谷序
- 魏其武安侯列传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峡江寺飞泉亭记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 陈藩愿扫除天下
- 两诤臣谏魏文帝
-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 祭欧阳文忠公文
- 观于海者难为水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臧哀伯谏纳郜鼎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 山坡羊·骊山怀古
- 召公谏厉王弭谤
-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魏武将见匈奴使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 新三字经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郁离子哭坏宅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罚人猪肉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五代史伶官传序
-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 晋公子重耳之亡
- 千秋岁·谪处州日作
- 齐桓公下拜受胙
- 歧路亡羊
-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玉戭生与三乌丛臣
- 虞师晋师灭夏阳
- 代徐敬业讨武曌檄
- 九牛坝观抵戏记
-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代徐敬业讨武曌檄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螳螂捕蝉
- 三人行贾
- 葛周割爱赏功臣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养心莫善于寡欲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齐人有一妻一妾
- 玉戭生与三乌丛臣
- 过小孤山大孤山
- 扬州慢·淳熙丙辛日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记王忠肃公翱事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精品推荐
- 阿克苏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福海县05月30日天气:阴转晴,风向: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0/9℃
- 托克逊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2/18℃
- 乌鲁木齐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
- 陵川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级,气温:20/12℃
- 喀什区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6℃
- 晋城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级,气温:22/13℃
- 琼中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5/23℃
- 尖扎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级,气温:25/11℃
- 柯坪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