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第四
【提示】
大礼,是君臣之间的行为准则。本篇首先阐明了君臣之间的行为规范:君主应体察下情,普施恩惠;臣下则应服从命令,安分守职。接着从“主位”、“主听”、“主明”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君主应具备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强调君主应“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译文】
文王问太公道:“君主与臣民之间的礼法应该是怎样的?”
太公回答说:“身为君主最重要的是洞察下情,作臣民的最重要的是驯服恭敬。洞察下情在于不疏远臣民,驯服恭敬应该不隐瞒私情。做君主的要遍施恩惠,作臣民的应安守职分。遍施恩惠,要象天空那样覆盖万物;安守职分,要象大地那样稳重厚实。君主效法上天,臣民效法大地,这样君臣之间的礼法就圆满构成。”
文王问道:“身居君主之位,应该怎样做?”
太公答道:“应该安详稳重而沉着清静,柔和有节而胸有成竹,善于施惠而不同民众争利,虚心静气而公道无私,处理事务公平正直。”
文王问:“君主应该如何倾听意见呢?”
太公答道:“不要轻率地接受,也不要粗暴地拒绝。轻率接受就容易丧失主见,粗暴拒绝就会闭塞言路。君主要象高山那样,使人仰慕不已;要象深渊那样,使人莫测其深。神圣英明的君主之德,就是清静公正,达到极点。”
文王问:“君主怎样才能做到洞察一切呢?”
太公答道:“眼睛贵在明察事物,耳朵贵在敏听意见,头脑贵在思虑周详。依靠天下人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就能无所不见;利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倾听意见,就能无所不闻;凭借天下人的头脑去思考,就能无所不知。四面八方的情况都汇集到君主那里,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
太公曰:“为上唯临①,为下唯沉②。临而无远③,沉而无隐④。为上唯周⑤,为下唯定⑥。周则⑦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听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⑧,拒之则闭塞。高山仰止,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⑨并进,则明不蔽矣。”
【注释】
①临:居高临下。引申为洞察下情。
②沉:深沉隐伏。引申为谦恭驯服。
③远:意为疏远民众。④隐:隐匿私情,不尽忠诚。
⑤周:周遍,普遍,意指普施恩德。
⑥定:安定,稳定,意指安分守纪。
⑦则:意为效法。
⑧守:操守,引申为内心的主见。
⑨辐凑:辐条内端集中于轴头。凑,同“辏”,会合,聚合。
【例证】
君主应“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是本第的一个重要观点。在古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出色。
唐太宗在即位之初,即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什么叫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紧接着列举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偏信”则亡的历史教训,证明“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对于君主来说,兼听就会天下大治,偏信就会天下大乱。唐太宗听了“甚善其言”,完全赞同。他深知“一人之耳目有限,思虑难周,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他曾对大臣说:“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正因为认识到帝王“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所以才鼓励臣僚极言规谏。
在封建时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批评皇帝叫“犯龙鳞”。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撄之,则必杀人。”所以历代尽管设有谏宫,但殿廷上往往是鸦雀无声,无人敢冒犯天颜。唐太宗为了让臣僚极言规谏,多次表示,即使是“直言忤意”,也决不加以怒责。每次听取谏言时,总是和颜悦色,态度诚恳。他对大臣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对于敢直言劝谏的人,不仅不加责罚,反而给予奖励。有个人被判死刑,司法官员孙伏伽进谏说,按照法律,不该处死,怎么能滥加酷刑呢?太宗听后觉得言之有理,马上改进,并赐给他价值百万钱的公园。有人认为孙伏伽所谏不过是件小事,奖赏太重。唐太宗却认为,重赏的不是这件事,而是奖赏这种敢于进谏的行为。由于太宗的积极倡导,谏诤乏事蔚然成风。当时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的事例屡见不鲜。上自宰相,下至县官小吏,甚至宫延嫔妃,都有人敢于直言切谏。其中最杰出的是魏征。在君臣相处的十七年里,魏征始终以直谏著称,唐太宗对他也往往是言听计从。魏征去世后,唐大宗悲痛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他为此颁布诏令,号召臣僚们以魏征为榜样,做到宣言无隐。
“贞观之治”清明政治的出现,同唐太宗虚心求谏、诚意纳谏、知过能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网友关注
- 孙权喻吕蒙读书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齐桓公下拜受胙
- 螳螂捕蝉
- 石崇与王恺争豪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三人行贾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五代史伶官传序
-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 召公谏厉王弭谤
-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观于海者难为水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代徐敬业讨武曌檄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 魏其武安侯列传
- 九牛坝观抵戏记
- 代徐敬业讨武曌檄
- 晋公子重耳之亡
- 葛周割爱赏功臣
- 苏秦以连横说秦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峡江寺飞泉亭记
-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歧路亡羊
- 臧哀伯谏纳郜鼎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山坡羊·骊山怀古
-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千秋岁·谪处州日作
-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 魏武将见匈奴使
- 郁离子哭坏宅
- 陈藩愿扫除天下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过小孤山大孤山
- 送李愿归盘谷序
- 祭欧阳文忠公文
- 新三字经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虞师晋师灭夏阳
- 玉戭生与三乌丛臣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 玉戭生与三乌丛臣
- 养心莫善于寡欲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罚人猪肉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记王忠肃公翱事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王翦请求良田美宅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两诤臣谏魏文帝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扬州慢·淳熙丙辛日
-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
-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
- 齐人有一妻一妾
精品推荐
- 甘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2℃
- 阿克陶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2℃
- 米泉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4℃
- 盐池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8/16℃
- 阿图什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7/13℃
- 芮城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6℃
- 尼勒克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1/8℃
- 柯坪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8/13℃
- 响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1/16℃
- 徽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