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士
“杀士”意谓善于用兵的将帅能使士卒为之效死。《尉缭子·兵令下》说:“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与本篇主旨相近。
杀士(1)
孙子曰:明爵禄而……
* * *
……杀士则士……
……知之。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当战毋忘旁毋…………必审而行之,士死…… (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
[ 原文]孙子曰:明爵禄而..(以下为散简)..杀士则士....知之。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当战毋忘旁毋....必审而行之。士死..
[译文]孙膑说:要事先明确颁示赏赐官职的等级和财物的数量..要善于了解人。了解人才能信任人,不要让人因不得信任而离去。有必胜的把握才可出战,但不可让敌人事先得知....付诸行动必须慎重。..
[解析]这是一篇残缺严重的文章。不过,仅从标题和两小段残缺文字,我们仍可窥其一“斑”,而这一“斑”也很有一些启发意义。文章的标题“杀士”,即肯于拼死效命的战士之意。文章把这个问题作为专题加以论述,可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古今中外,一支军队要能取胜,一个国家要强大不败,的确必须有一批或者说大批忠贞不渝,肯为之牺牲一切,乃至献出上命的忠诚人士。他们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特别突出的作用,甚至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决定性作用。李渊树起反旗以后,由于李世民用兵有道,节节胜利,在进军途中得到前来归顺的关中大盗孙华。李渊授给孙以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兼任冯诩太守的官职,对其部下众人,也都一一封官,给予丰厚的赏赐。李渊的态度使孙华感激不尽,孙华自愿担任唐军先锋。孙华多年在关中活动,地理熟悉,又有群众基础,其部下也都勇敢善战,唐军得到他为先锋,进展更加快速。在进攻长安城时,孙华奋勇争先,冒着隋军从城头打下的擂石滚木和乱箭,飞越护城河,摇动旗帜,抢先登城,后不幸中箭牺牲,他的榜样,鼓舞了唐军将士。有一位军头,名叫雷永吉,左手拿着刀,右手握着一面盾牌,抢先登上城头,杀开一个缺口,唐军将士随即跟上,杀散城头隋军守兵,打开城门,迎入唐军大队,经过巷战,终于攻下了长安,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正是孙华、雷永吉这样的“杀士”,在关键时刻冲上去奋勇拼杀,才为唐军打开了胜利之路。如若不然,唐军一定会损失更重,即使能攻下长安,也必迁延时日。“杀士”的作用十分明显。三国时期也有一例。诸葛亮第五次出兵伐魏之时,鉴于前几次都是因军兵久战疲惫,粮草不能及时运到,而不得不退兵,致使徒劳往返的教训,采纳了杨仪的建议,把兵士分成两班,三个月轮换一次,以使兵士得到休整。这次出兵,蜀军连胜魏军几阵,魏军坚守不出,双方对峙了一些时日,蜀军换班的时间到了。这时正赶上魏军调动雍、凉二州的大军。前来攻击,并派了一支军队去袭击剑阁,企图断蜀军粮道。诸葛亮已洞察了魏军的意图,当即派姜维、马岱各带一万兵去守卫剑阁险要。留下的蜀军要换班,杨仪担心兵力不足,抵挡不住魏军的雍凉大军,建议暂不轮换。诸葛亮却说:“我用兵派将,以信为本;既然有令在先,怎么能失信呢?”诸葛亮下令,让该回去的蜀军,当天就回去。众军听了都感动极了,一致要求留下,杀敌报恩。最后,诸葛亮同意他们留下,让他们出城安营,以逸待劳,等待魏军。而西凉魏军连日急行军赶来,走得人困马乏,刚要扎营,就被这些养精蓄锐自愿留下的蜀军冲了个人仰马翻,溃不成军,遗尸遍野。诸葛亮以信为本,赢得了全军将士的依赖和拥护,激发了他们高昂的斗志和献身精神,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这是得到“杀士”,“杀士”效忠的又一生动事例。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生动地印证了孙膑所说的“杀士”的重要作用以及得到“杀士”的重要条件。我们以为,就得到“杀士”的条件来说,信任人更为重要。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观念表明,信义比金钱、地位更加重要,为知己者可以奉献一切,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从古至今,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在当今的中国,价值观念虽然有所改变,确实有些人把金钱权势看得比什么都重,但是,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把理解和信任看得比金钱和权势更高、更重。说到革命队伍的“杀士”,那是任何历史时代都无法相比的。董存瑞手托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毅然拉响了导火索,是何等伟大;黄继光舍身扑向敌人的碉堡,以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了胜利之路,是何等高尚;邱少云忍着烈火的焚烧,一动不动,保证了敌前潜伏的成功,是何等的坚毅;云南前线自卫反击战,滚雷英雄用血肉之驱为战友趟开了通道,是何等壮烈..中国革命队伍中的这一个又一个“杀士”,和过去的“杀士”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不是为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献身,而是为了全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更加伟大崇高。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教育,是革命队伍的长期熏陶,培养了他们的献身精神。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英烈们的献身精神被一些人淡忘了。这种状况需要改变,须知,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让中国更快地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迫切需要大批不计个人名利的“杀士”,他们将成为21 世纪中国的脊梁。
网友关注
-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送李愿归盘谷序
- 五代史伶官传序
-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 晋公子重耳之亡
- 齐桓公下拜受胙
- 千秋岁·谪处州日作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 郁离子哭坏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魏武将见匈奴使
- 两诤臣谏魏文帝
- 新三字经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三人行贾
- 九牛坝观抵戏记
-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记王忠肃公翱事
-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齐人有一妻一妾
- 养心莫善于寡欲
- 过小孤山大孤山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峡江寺飞泉亭记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 罚人猪肉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孙权喻吕蒙读书
- 陈藩愿扫除天下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魏其武安侯列传
- 歧路亡羊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苏秦以连横说秦
- 螳螂捕蝉
- 《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玉戭生与三乌丛臣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代徐敬业讨武曌檄
- 王翦请求良田美宅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 代徐敬业讨武曌檄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臧哀伯谏纳郜鼎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山坡羊·骊山怀古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石崇与王恺争豪
- 扬州慢·淳熙丙辛日
- 召公谏厉王弭谤
- 祭欧阳文忠公文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虞师晋师灭夏阳
-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葛周割爱赏功臣
- 观于海者难为水
- 玉戭生与三乌丛臣
精品推荐
- 玛多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雨夹雪,风向:西风,风力:4-5级转3-4级,气温:16/1℃
- 久治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东南风,风力:<3级,气温:18/5℃
- 同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东风,风力:<3级,气温:22/7℃
- 伊吾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4/4℃
- 海北州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东南风,风力:3-4级,气温:19/5℃
- 大柴旦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9/8℃
- 兴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1/4℃
- 玛沁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东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0/0℃
- 喀什区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6℃
- 平陆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南风,风力:<3级,气温: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