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杖
基本解释
(1).仪仗用的杖棒。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武场主考官二员,用轿夫十六名……黄绢伞一顶,赁银五分;大金扇一柄,赁银三分;执事一副,并骨朵、牙杖各一对。”
(2).即牙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丽人不拒,即以牙杖抚提琴而歌。”参见“ 牙拨 ”。
成语(Idiom):牙杖
发音(Pronunciation):yá zhà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牙杖是指年纪老了,牙齿脱落,行动不便的老人所使用的拐杖。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老年人行动不便,需要拄着拐杖走路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庄子·天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老体衰的人,因为行动不便而使用牙杖的情景。后来,人们用“牙杖”来比喻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爷爷已经年纪大了,走路需要倚靠着牙杖。
2. 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每天都要使用牙杖。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形象地想象一个牙齿脱落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路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老年人相关的成语,如“白发苍苍”、“羽化登仙”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爷爷拄着牙杖去公园散步。
2. 初中生:奶奶年纪大了,需要使用牙杖才能行走。
3. 高中生:爷爷已经年老体衰,每天都要依靠牙杖才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