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诰
基本解释
指《尚书》中《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其载於《书》,则 尧 舜 ‘二典’, 夏 之《禹贡》, 殷 之《盘庚》, 周 之‘五誥’。”
五诰(wǔ gào)
发音:wǔ gào
基本含义:指古代帝王对臣下的五个重要诏令,也泛指重要的命令或规定。
详细解释:五诰是指古代中国帝王对臣下的五个重要诏令,包括封爵、封土、封号、封爵、封禅。封爵是授予臣下爵位的诏令,封土是赐予臣下土地的诏令,封号是赐予臣下称号的诏令,封爵是赐予臣下爵位的诏令,封禅是赐予臣下主持祭祀的诏令。
使用场景:五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重要的命令或规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它来形容某个人或组织颁布的重要规定或指示。
故事起源:五诰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指周文王对其大臣周公的五个重要诏令。这五个诏令被视为帝王对臣下的最高赏赐,也是对臣下的极高评价。
成语结构:五诰的结构为“数词 + 词”。
例句:
1. 这个国家颁布了五诰,以加强社会管理。
2. 这个公司发布了五诰,以规范员工行为。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五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臣下发布了五个重要诏令,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延伸学习: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和帝王对臣下的赏赐制度,以了解更多关于五诰的背景和历史。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老师发布了五诰,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完成作业。
初中生:学校颁布了五诰,规定学生必须遵守校园纪律。
高中生:政府发布了五诰,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大学生:企业颁布了五诰,以加强内部管理和规范员工行为。
成年人:政府出台了五诰,以提高国家的法制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