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绢斜封
基本解释
古人书信有用白绢在函外横着缄封的。因借指书信。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 周公 。口云諫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书翰》:“人惠书云:辱白绢斜封之赐。”
成语(Idiom):白绢斜封
发音(Pronunciation):bái juàn xié fē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书信的内容优美动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白绢指白色的绢帛,斜封指书信的封套斜着封起来。白绢斜封这个成语形容文章或书信的内容非常优美动人,令人赏心悦目。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夸奖文章或书信的文采和感人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绢斜封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宋朝时,有一位名叫张仲景的文人,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动人,每次写完后都把文章用白绢斜封起来。有一天,他的朋友看到了他的文章,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这位朋友就用“白绢斜封”来形容张仲景的文章,赞美其文采之优美。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篇文章写得真是白绢斜封,读后让人心生赞叹之情。
2. 她的书信写得像白绢斜封一样,让人读后心情愉悦。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白绢斜封”与美丽的文字和动人的文章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文章或书信优美的成语,如“文采飞扬”、“字字珠玑”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批改我的作文时,说我的作文写得像白绢斜封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读下去。
2. 初中生:这篇课文的描写真是白绢斜封,读后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3. 高中生:这本小说的文字描写真是白绢斜封,每一句都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