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耳
成语(Idiom):抿耳
发音(Pronunciation):mǐn ěr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捂住耳朵,不听别人的劝告或批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抿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抿意为捂住,耳意为耳朵。抿耳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劝告或批评,自以为是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或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抿耳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抿耳来形容那些不听劝告、不接受批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抿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学家,他在楚怀王朝中受到了贾生的许多批评和劝告。然而,屈原却不听取贾生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张。最终,屈原的固执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抿耳由两个汉字组成,抿和耳。其中,抿为动词,表示捂住;耳为名词,表示耳朵。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意义明确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抿耳不听别人的建议,结果往往自食其果。
2. 这个老板很抿耳,从不听取员工的意见。
3. 我劝他多读书,但他却抿耳不听,继续玩游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抿耳与捂住耳朵的动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捂住耳朵,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劝告或批评。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抿耳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的行为。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避免抿耳的行为。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告诉他这道题的答案,可他还是抿耳不听,自己做错了。
2. 初中生:老师提醒他不要玩手机,可他却抿耳不听,结果被抓个正着。
3. 高中生:他不听老师的劝告,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抿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