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
成语(Idiom):等身
发音(Pronunciation):děng shē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物形象、画像等的比例适中,不偏不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等身指人物形象、画像等的比例适中,不偏不倚。这个成语源自于绘画艺术,原指画像的比例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事物的平衡合适。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人物、形象、作品等的比例适中,不偏不倚。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的平衡合适,不过分偏向一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它的来源可能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等身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等”和“身”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画像画得很等身,栩栩如生。
2. 这幅画的构图非常等身,给人一种和谐美感。
3. 他的演讲很平衡,言之有物而不偏激,真是一位等身的演说家。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绘画相关的记忆技巧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想象一个画家在绘画时要注意人物形象的比例,保持等身。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他与绘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的画画老师说,画人物要注意保持等身,不要画得太奇怪。
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写作文时,常常提醒我们要保持论述的等身,不要偏离主题。
3. 高中生:在历史研究中,我们要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保持等身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