幨幌
成语(Idiom):幨幌(cān huǎng)
发音(Pronunciation):cān huǎ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掩饰、隐藏真相或事实。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幨幌的意思是用帷幕、幔子等遮掩,隐藏真相或事实,常用于指某人故意掩盖真相,不让别人知道真实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幨幌常用于描述政治、商业、社交等各个领域中的虚伪、欺骗行为。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故意掩盖自己的错误,让别人以为他是对的,就可以形容他幨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幨幌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据传,秦始皇时期,平原君虞卿因为不满秦始皇的暴政,决定离开秦朝回到自己的国家。虞卿事先与一位好友商量好,他们决定在虞卿离开时,虞卿的好友会在家中摆上酒宴,以掩盖虞卿的离开。这个故事成为幨幌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幨幌属于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幨幌自己的错误,不愿意承认。
2. 这个政府幨幌了真相,让人民一直被蒙在鼓里。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幨幌与帷幕、幔子等有关的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帷幕后面偷偷遮掩自己的真相,从而记住幨幌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掩耳盗铃、掩人耳目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的作业本上幨幌了很多错误,老师批评了他。
2. 初中生(13-15岁):有些同学在考试时喜欢幨幌自己的实际水平,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
3. 高中生(16-18岁):政府在宣传中常常幨幌经济数据,让人民误以为国家的发展很好。
4. 大学生及以上(19岁及以上):商界中有些人喜欢幨幌自己的成就,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