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跸
基本解释
犹驻跸。指帝王止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皇居创徙,宫极未就,止蹕於此。” 宋 谢翱 《宋铙歌鼓吹曲·上临墉》:“投於燎,甘所即。皇仁閔,下焉止蹕。”
成语(Idiom):止跸(zhǐ bì)
发音(Pronunciation):zhǐ b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禁止车马进入,比喻停止前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止跸原指禁止车马进入某处,后来引申为停止前进、阻止发展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行动或进程被迫终止或受到阻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止跸常用于描述某种行动或计划因为外界的限制或阻碍而停止或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而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某个计划因为法律法规的限制而被迫终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止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当皇帝或高级官员出行时,常常会发布命令,禁止普通车马进入行进路线的范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皇帝或高级官员的安全和尊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这种禁止车马进入的命令称为“止跸”。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止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资金不足,公司不得不止跸新项目的开发。
2. 由于疫情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止跸校园内的大型活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止跸”拆分为“止”和“跸”来记忆。其中,“止”表示停止,而“跸”可以联想到车马。因此,可以将止跸理解为“停止车马”,引申为停止前进。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止跸”相关的成语,比如“跸车相继”、“车载斗量”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由于大雨,我们只能止跸在家里。
2. 初中生(13-15岁):考试前夕,老师要求我们止跸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3. 高中生(16-18岁):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止跸毕业典礼的举办。
4. 大学生(19-22岁):由于经济问题,我只能止跸出国留学的计划。
5. 成年人(22岁以上):公司的新项目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止跸。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学习和理解“止跸”这个词语有所帮助。